可現在身份表明了,這利潤分配問題也是應該拿在台麵上來說。
而且將來精鹽生意的規模,肯定會繼續擴大。
朱棣想了想說道:
“陳兄弟,說起那個精鹽生意,我來給你彙報一下目前的產業情況吧。”
“精鹽生意最開始在京師這一片地界販賣,自打出售的那一天起,生意就好的不得了,壓根不缺買家,每天都會源源不斷的產銀子。”
“不僅如此,自打山東、河南發大水的那次你推出的用精鹽貿易,進行到以工代賑,不僅解決了賑災中的難民問題,而且還成功的將精鹽生意擴大到了全國。”
“最近這段時間,我也在忙著打造全國精鹽生意的製造基地。到時候,陳兄弟,你手中那個叫做什麼化學用品的材料,也要擴大規模才行。”
“如今海外商邦不斷湧入京師,他們也看中了其中精鹽生意的龐大利潤,想要作為轉手商,將精鹽販賣到海外。”
“但那些都是後話了,前景非常好就是。再者,之前我給你的精鹽生意利潤,隻有京師這一地,其餘地方,多半用於賑災與當地產業建設,等今後,利潤方麵……”
朱棣話說到這裡,陳羽直接出言打斷道:
“老朱,精鹽利潤分配方麵不變,我還是隻要京師這個地方的利潤,兩成足以,至於大明其餘地方,還有海外的利潤,我統統不要。”
“其實,精鹽生意方麵能夠取得如今的可觀利潤,最大的功臣不是我,而是老朱你,若不是你,恐怕這精鹽生意早就胎死腹中了。”
最開始陳羽提出精鹽生意的時候,他出技術,老朱出人脈、渠道。
陳羽一開始做的時候,就擔心其中的龐大利潤,會遭到一些權貴的眼紅,也想進入其中分一杯羹,或慘遭吞並。
所以他一直勸告老朱,不要將精鹽生意做的太大,範圍儘量控製在京師,而且還要拿出大量的利潤,用來打點。
剛開始的時候,精鹽生意進行的還不錯。
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陳羽漸漸感覺到了不對勁。
太順利了!
不錯,就是太順利了。
順利的讓陳羽感覺非常不合理。
陳羽想象中的麻煩,一件都沒有遇到,更沒有什麼權貴想要插手精鹽生意的想法。
不合理!
而打消陳羽疑慮的,卻是那次的精鹽賑災事件。
讓陳羽以為傍上了皇家,有了一個皇商做擋箭牌,所以沒有人敢動。
但若細想的話,不合理的地方還是很多。
畢竟皇商不是皇家,隻是披上了一層虎皮而已。
這層虎皮頂多擋得住‘蒼蠅’,但是擋不住‘猛獸’。
雖然不合理,可陳羽每個月都能領一大筆錢,慢慢的疑惑就這樣消散了。
現在看來,這特麽哪裡是沒有人惦記啊,你丫的惦記也要有命啊!
所謂強龍不壓地頭蛇,可若是真龍,十頭地頭蛇也給你壓的死死的。
畢竟,在古代這個皇權大於天的時代,誰敢不給皇帝麵子?
更何況這個皇帝還是一位馬上皇帝!
所以說到底,精鹽生意其實多虧了老朱這層皇帝的身份才是。
畢竟,這種利潤大、涉及廣的生意,一般人壓不住!
這也是為什麼後世許多牛逼的企業,都是國資背景的原因。
所以嚴格意義上來說,哪怕陳羽手中握有技術,可沒有老朱的政治資源,精鹽生意,根本不可能存活。
按照以往的利益分配,陳羽哪怕僅是收去京師一地的精鹽利潤,也可以有幾萬兩銀子入賬,這一筆錢放在後世,相當於一個月什麼都不用乾,幾個億就到賬了!
爽,非常爽!
但如今隨著老朱的身份曝光,隨之而來的一係列事情,都需要說開。
就像精鹽生意。
隨著幾個月的準備,精鹽生意不久就會推廣全國、進而推廣全世界。
以陳羽對老朱的了解,多半會進行五五分,但哪怕自己僅僅隻是占據一成,那也是一個天文數字。
其實無論哪個朝代,當一個人月入一個億以上時,在此基礎上,哪怕再如何增加收入,也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
所以陳羽對於更多的錢,實在無感。
畢竟,和珅被抄家時,家中所出來的家產,相當於當時大明國庫的十倍有餘。
可有什麼意義呢?
因此,陳羽一番斟酌之後,選擇了有限的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