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羽道:“李老哥,我有一個問題,不知朝中那些官員,有多少是依靠著所謂萌生身份,讓家中弟子步入國子監?”
國子監萌生,是指朝中官員的子孫,憑借父祖地位進入國子監讀書,這也是一種特權的體現。
分為官生和恩生兩種。
官生是指正常情況下的三品以上官員子孫入監,恩生則是指因皇帝特恩而準入監的官員子弟。
李至剛聽後一愣,隨後尷尬而又不失禮貌的笑了笑。
這種後門,大家心照不宣。
國子監學子數千人,生源來自大明各個州縣。
但要說哪一個地方生源最多,毫無疑問京師!
說白了,朝中一大半但凡有點權勢的,都會將自家子弟往國子監塞。
因此,
麵對陳羽的這個問題時,他有些不好意思回答。
畢竟那些有才華的落榜考生,落榜之後不要說入仕了,恐怕連讀書這一條路都要因此斷絕。
這也是他與陳羽商討的問題。
但說著說著,就將國子監走後門的事情直接當麵捅破。
關鍵他也乾了……
這就使得空氣的氛圍,不知不覺間,有些尷尬起來。
李至剛想了想,說道:
“很多!”
“陳老弟,這是一個默認的潛規則。”
“你是內閣成員,雖然官階不高,但將來你若是想要舉薦家中弟子進入國子監,估計沒什麼難度。”
我家中弟子?
我現在還是孤家寡人一個好不好?
你是不是有點扯遠了!
陳羽覺察到李至剛並沒有被那種腐儒思想腐蝕,反而是一個以解決問題為第一要素的實乾派,他清了清嗓子說道:
“李老哥,我的意思是說,反對大學招生政策的人,應該在朝中也有些份量。既然這樣,若他們反對,那麼建設大學、與維持大學福利的錢,就讓他們眾籌得了。”
“他們既不想出錢、又不想辦法。現在想出辦法來了,結果一個勁打嘴炮,打了半天實際問題一點都沒有解決!”
“既然這樣,那麼就讓他們眾籌!”
“我也想要看見,當大明儲備人才的利益,觸碰到了他們這些權貴階級的利益,還會不會站出來抨擊!”
李至剛聽後眼睛一亮,一巴掌拍在桌子上,興奮的說道:
“對啊,這個主意好啊!”
“辦法我給你們想出來了,你們若是反對,那麼好,自己掏錢將這個辦法完成!”
“若是那幫家夥拿錢,那麼恩科後續的事情,與大明朝廷的人才儲備一樣可以完成;若是不同意,那麼按照大學的招收政策,一樣可以完成。”
“可以說是無解的陽謀啊!”
“就是看看解決問題的錢,需要哪部分人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