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隻是想想。
王羲之的真跡,這玩意不管是放在後世還是永樂時期,在地位不高的時候拿出來,那定然會給自己帶來不小的麻煩。
陳羽開始將視線放在奏疏的正文上,看了一會之後,臉上的表情頓時有些哭笑不得。
期間,
陳羽幾次都忍不住,看一眼奏疏上麵的內容,然後抬起頭來,瞅一眼李至剛。
奏疏的開頭,李至剛講述了一些上奏的原因,與上奏內容的前因後果。
內容:
臣某誠惶誠恐,稽首上言。
【臣久聞當朝恩科狀元陳羽,身負經天緯地之智,擘畫之策堪稱獨步。
遍覽本屆恩科諸生,鮮有人能望其項背。
此前,臣於大明人才儲備一事上,遇有疑難阻滯,思慮七八日,終未得破解之法,正焦灼間,幸於今晨退值之際得遇陳羽。臣心念此子既負魁星之名,或有非常之能,遂生探究之意,欲驗其才是否如坊間所傳那般卓絕。
於是邀其共論其事,陳羽果然名不虛傳,言談間洞見迭出,轉瞬便與臣商推出應對之策。】
【……】
大白話就是說,李至剛為了大明的人才儲備,在正午休息時間不休息,反而主動找大明新科狀元一同,商討這件事情。
單單看了一個開頭,就將陳羽與李至剛的形象,驟然之間,拔升了不知道幾層樓的高度。
而現實中,陳羽跟李至剛在一同吃飽喝足,喝茶休息閒談之時解決問題,則完全不一樣。
可以說是一種另類的……美化。
又或者是一種下司回報工作時的,小技巧。
這樣做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
陳羽一個新人,入仕第一天,在中午人人都休息的時間,反而廢寢忘食的工作。
瞬間,
陳羽的形象就高大了,品格得到了升華。
老板喜歡什麼樣的員工?
下班時間依舊不忘工作的員工!
李至剛相信,若是永樂帝看見了之後,心中對於陳羽這位新人的好感,將會大大提升。
這就是陳羽入仕以來,對永樂帝的第一印象。
他當然懂得其中的重要性。
但有一點李至剛不知道的是,陳羽的形象在朱棣腦海當中,早就根深蒂固了。
所以,
看著奏疏上麵,將自己跟李至剛美好的就像是說謊一樣,陳羽才哭笑不得的看了李至剛幾眼。
好家夥,
陳羽也混過職場,但時間不長。
可像李至剛這手能在影響不大的情況下,為自己將好處最大化的做法,陳羽自認若是自己書寫,寫不到這種程度。
陳羽相信,李至剛這種事情絕對沒少乾。
正所謂熟能生巧。
像李至剛這種能夠坐上禮部尚書位置的老油條,自然感悟出了一套,獨屬於在朝文官寫奏疏的心得。
就像是在職場中拍馬屁一樣。
這種回報工作的美化能力,也是一個不起眼,但卻很重要的必備要素。
看來李至剛這位李老哥,身上確實有著自己這位後輩學習的許多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