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無論怎麼改,最終的受益方,也隻會是權貴那個階級。
朱棣心裡跟明鏡似的,那些從國子監走出來的權貴子弟,就算踏入仕途,能分到的也絕不會是需要真才實學的要職。
就說戶部裡的諸多職位,若要讓他把這些位置交給權貴子弟,那是萬萬不能。
要知道,
戶部裡有些崗位可是朝廷的重中之重,尤其在大明永樂年間,需要做的事情太多、太大,各個部門都在高速運轉的節骨眼上,戶部的每一個環節都容不得半點差池。
一旦戶部的運轉出現哪怕一處阻滯,整個朝廷的辦事效率都會大受影響。
這是朱棣絕不願見到的景象。
所以,朱棣心裡清楚,戶部裡那些需要真才實學的關鍵位置。還得靠從科舉場上,在千萬人中殺出重圍的寒門才子來擔當。
就像夏原吉那個鐵算盤,性子是出了名的剛硬。
可在打理國家經濟這塊,能力也是有口皆碑的。
再看夏原吉的出身,妥妥的寒門子弟入仕。
可這樣的棟梁之才終究是少數。
畢竟對寒門學子而言,即便他們勤奮刻苦,但有許多現實的阻礙,絕非單靠寒窗苦讀就能邁過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如財力……
而如今這份奏疏的出現,恰好給出了破解這些現實難題的良方。
看奏疏的過程中,
朱棣再也無法維持表麵上的平靜,在完全沉入其中之後,臉上的表情一會沉思、一會了然、一會原來如此、一會又露出疑惑微微皺眉。
反正這個過程,朱棣臉上的表情可謂精彩極了。
這讓站立在一旁,打算從永樂帝臉上窺探想法的李誌剛,心中一緊。
隻因在得知陳羽提出來的解決問題辦法策略之後,他好像忽略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陳羽說過,若朝中有人因商賈問題,反對這個策略,那麼你就讓他眾籌拿錢。
這點沒問題,也是為了保證這個策略能夠順利實施的陽謀。
但好像在這個計劃的一環當中,遺漏掉了一個人。
永樂帝!
洪武帝對於商賈那是非常厭惡。
既然如此,按照常理來說,永樂帝應該也非常的厭惡。
若是永樂帝反對……
李誌剛可不敢如夏原吉那樣,上線硬剛皇帝。
也就是說,這麼好的一個策略,很有可能因永樂帝對於商家的態度,而胎死腹中。
想到這茬的李誌剛,心中後悔的腸子都快要青了。
該死。
太心急了!
早知道這樣,就應該先將這個策略告知戶部尚書夏原吉。
他那家夥雖然腦子一根筋,但是對待問題上,那也是從實際出發。
因此,夏原吉大概率會同意這個策略,從而與自己站在統一戰線。
這樣的話,拉著夏原吉一同前來勸說永樂帝,也能多幾分勝算。
而不是像現在這樣,讓一個這麼好的計劃,胎死腹中!
唉!
喜歡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請大家收藏:()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