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朱棣心中有些緊張,擔心。
這其中蘊含的不確定因素,誰也不敢打包票。
畢竟,陳羽說到底也隻是入仕第一天,更是一位二十出頭的年輕人。
而且在背景身份上,也沒有什麼突出之處。
乃是一位商賈。
這樣的條件,雖見過大佬,那就是自己那幾個人。
但這一切都是建立在不知情的前提下。
有一句話叫做不知者、無懼!
後來知曉真實身份之後,都已混熟了。
更加不存在畏懼。
還是按照以往的情況相處。
因此陳羽麵對自己一夥人的時候,並沒有多少心理上的壓力。
可明日不同。
朱棣清楚的知曉,這次機會出現的非常可貴。
早!
不錯,就是早!
按照陳羽的能力,在官場上,大放異彩是遲早的事。
隻不過是時間問題。
若是錯過了這次機會,那麼下一次這樣好的機遇,又要等到什麼時候?
因此,明日陳兄弟若是因壓力大,緊張而出現說錯話,又或者是發揮失常,沒有達到預期的情況。
不僅使得這麼好的一次機會白白浪費了,自己的一番心思也將要浪費掉!
說不定,到時候自己讓陳兄弟以從八品官階的身份,參加小朝會,並積極發言,還會給自己與陳兄弟帶來負麵影響。
那麼到時候,不僅沒能借著這個機會,將陳兄弟推到大眾、世人眼前。
還會適得其反,留下一個不好的印象。
可就不妙了。
朱棣歎息一聲,不知為何,明明之前在腦海中已經籌劃的很好了,結果現在反而是有些瞻前顧後起來。
他思索了一番,發現光是自己在這裡想,一點實際的作用都沒有。
瞎操心。
於是,
朱棣將腦海中的思緒摒棄掉,拿起毛筆與一張白紙,書寫起來。
一盞茶不到的功夫,紙上的內容就已書寫完畢。
旋即,
朱棣喚來了禦書房門外的貼身宦官王忠。他將方才書寫的那張紙遞給了王忠,吩咐道:
“這張紙待朝中散衙過後,你送到當朝新科狀元手上,過程隱秘些,你知道該怎麼做吧?”
‘衙’指官署,‘散衙’即官署辦公結束、官員散去。
說白了就是後世的公務員下班之後。
最開始朱棣外出的行程都是王忠安排,因此對於陳羽府邸的位置心知肚明。
對於隱秘些的意思,那更是了解透透的。
王忠接過紙張,放入袖口當中,恭敬道:
“陛下放心,奴婢知曉分寸。”
朱棣滿意的點了點頭,這才重新將精力,投入到了工作當中。
…………
文淵閣。
反觀陳羽這邊,他並不知道明日自己將要參加朝會,而是樂嗬嗬的繼續體驗著大明的上班生活。
隻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