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原吉的話音剛落,眾人的目光紛紛投了過去。
朱棣提前就跟夏原吉通過氣了,因此當這份奏疏上麵的內容說完之後,夏原吉就知道自己應該怎麼做了。
在眾人都對奏疏所提內容搖擺不定的時候,站出來立捧,站隊陳兄弟。
大殿中本來準備衝鋒的官員,看著戶部尚書發言表態,不用多說,已經知道對方的態度了。
下一刻,哪怕那些三、四品大臣,沒有被永樂帝通過氣,也大概知道了夏原吉為何站隊這份奏疏的原因。
錢!
沒錯,他們看來,能讓戶部尚書這位鐵算盤立馬站出來表態的原因,無非就是錢的問題解決了。
畢竟,全程沒有從國庫當中拿一毛錢出來,整個過程所需的錢財,全部被商賈承接了。
雖然朝廷在不用國庫出錢的情況下,解決了人才儲備問題,但還是豈有此理!
堂堂一個讀聖賢書,做到戶部尚書正二品大員的位置,結果竟在金錢麵前屈服!
一時間,那些興奮程朱理學的官員心中憤恨不已。
甚至,有的官員開始整理衣冠。
若是熟悉這一幕的絕對清楚,這是獨屬於他們文官的死諫前搖。
以死相逼皇帝!
但這種死諫,說到底隻是一個過場。
畢竟,自大宋以後,皇帝對於死諫非常寬容。
再者眼前是常會,文官死諫理所應當。
對於通過奉天靖難,最在乎名聲的一個永樂帝來說,死諫大多都死不成。
可下一刻,他們的腦海中聯想起猜測夏原吉站隊表態的原因,錢!
也就是說,他們好像想錯了!
開設大學,給予那些有才的偏科落榜生福利,但錢的承接可以不是商賈,其他人也行。
若是自己站出來反對,夏原吉跟陛下讓自己湊錢怎麼辦?
大殿內的官員都不是蠢人。
哪怕沒有被提前通知,也明白奏疏當中,為何要引入商賈這個階級。
錢的承接方!
大學無論對於朝廷還是對於學子來說,都極為友好。
對於天下學子來說,哪怕落榜了,隻要有真才實學,就可以加入大學。
那麼他們會因是商賈出資,而選擇棄學嗎?
定然不會!
因此若自己站出來反對,拿不出錢財,恐怕會遭到天下讀書人的忌恨!
畢竟,那些苦讀的天下學子,誰也不敢保證,自己定能從萬千學子的科舉當中,廝殺而出。
有了大學這個退路,對於那些辛苦寒窗的學子,便有了一個寄托希望的地方。
自己若將這份寄托斬斷……
那特麼自己定會被天下讀書人咒罵,甚至被罵上史書,供後世讀書人繼續辱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