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個考試‘績效’在後麵追趕,相信大學當中的學風氛圍會非常的好!
陳羽的這種階段考的績效機製,朝中的眾人總感覺有些熟悉。
轉念一想,這不就是與‘競爭上崗’,‘績效獎勵’,‘末尾淘汰’當中,所蘊含的理念嗎?
在這十二字箴言的理念之下,藩王一個個都老老實實,並且為了朝廷正在各地,鞠躬儘瘁當中。
他們相信,在這種理念之下,大學裡麵的學子,估計會嗷嗷學習。
當然,眾人隻知道這種製度能夠激發人莫大的動力,並不清楚這是績效所帶來的恐怖執行力!
而在後麵,陳羽也會將績效運用到朝廷官員的製度當中。到那時,因大明俸祿過的慘兮兮的官員,會對陳羽又愛又恨!
朝廷上安靜了十幾秒之後,戶部尚書夏原吉率先站出來,發言道:
“這第三條建議,每隔一段時間,所增加的考試,我認為非常重要,這幾乎關乎到大學這所學府,是不是能夠真正成為朝廷的人才儲備之地!”
“如此一來,便保證了大學當中的學風與學習氛圍,相信過不了幾年,大學將會成為大明最有影響力的學府,沒有之一!”
夏原吉說到這,想了想,繼續說道:
“陛下,開辦大學以後,臣想讓家中的幾個混小子,也扔到大學中去讀書!”
麵對陳羽的第一次人前顯聖,這位戶部尚書夏原吉可謂是拿出了最高姿態的配合。
不僅是從語言上,充當捧哏的身份,在吹捧陳羽的過程中,充當氣氛組。
現在更是拿出來實際行動,當場就說要將家中的後輩,子侄送到大學當中去進修。
夏原吉的這種實際行動配合,一方麵當然是對外展示,他對於這件事情在態度上的鼎力支持。
畢竟政策沒問題的情況下,對於自己的好朋友,他願意肝腦塗地。
還有一方麵,那就是大學這個地方。
夏原吉在陳羽的描述當中,預感將來會與國子監區彆開,一個將會象征大明的最高學術學府,還有一個車則會象征大明的最高權貴學府。
對於夏原吉來說,他走到這一步,靠的是那過硬的知識,而不是什麼所謂的人脈。
因此大學明顯比國子監更加適合他後輩的去處。
夏原吉雖然身居朝中二品大員,是大明最有權勢的一批人,國子監對他家中晚輩,當然是隨時隨地都開放。
隻不過,在權貴後輩麵前比奢靡,哪怕是富商弟子都要靠邊站。
因夏原吉生活清貧的緣故,他的後輩,在國子監的生活並不好。
當然這個不好,並不是指衣食住行,而是學術氛圍。
國子監招生的本質是拚爹,哪怕夏原吉的後輩,穿著一身打補丁的衣服,彆人也要誇一句時髦。
敢給朝中正二品大員的後輩找不痛快,等他回家蟈蟈你兩句,你就知道權力是何物了。
權貴是享受奢靡,但不是傻子。
沒人會吃飽了的去觸碰這種黴頭。
因此夏原吉不是擔心家中後輩在國子監中過得不好,而是他看不慣國子監這種學府當中的學習氛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經過幾百年的發展,最開始的天下學府,早就變了味道。
他希望家中的後輩,能夠在學術氛圍比較好的學府當中進修,同窗的身份他不在意。
在意的是真才實學!
畢竟按照夏原吉這種工作性格,在朝中幾乎沒什麼朋友與人情世故。
在這種情況下,他的官職雖然做的很高,但政治底子其實相當薄弱。
而血脈的傳承,自古以來便深居在父母的基因當中。
夏原吉也不例外,他當然也想要讓自家後輩過的好。
因此,就必須獲得真才實學的本領才行!
他相信在大學當中的季度考,與分科之類的東西,他的後輩,能夠在學業上更進一步。
有了正二品戶部尚書的力挺,其餘的文武百官也反應過來。
當即附和的紛紛稱讚陳羽補充的非常好!
當然對於夏原吉的後半段話,將家中後輩送入大學,那是肯定不會同意滴。
畢竟他們不用想也知道,家中的後輩,受不了那種寒窗苦讀的折磨!
而且對於他們這個階級的人來說,學業在社交圈子麵前,真的不算什麼。
而國子監就是一個可以為家中後輩提供社交圈子的地方,在裡麵,小一輩有了充分的時間,可以跟著其他的勢力晚輩來往,溝通,結交。
等這些晚輩到了年齡,通過關係入仕之後,自然已經早早的形成了一股官場圈子。
有了這一層圈子,在官場當中,辦起事情來,才會顯得遊刃有餘。
事情辦好了,晉升還會遠嗎?
而在大學當中,讀之乎者也可不會處理事情!
因此這些朝中權貴,對於學習看重極為重要。
不用出彩,夠用就行,畢竟到了社會當中,真正有用的還是圈子、人脈!
但還是那句話,國家對此並不會反對,反而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畢竟,若是權貴也加入了寒門的晉升賽道,那就沒有寒門什麼事了。
因此二者的晉升通道必須區分開。
所以朱棣對於大殿之下眾官員的表態,並沒有感到什麼不滿意的地方。
他心中很是欣慰。
這一場常會,他費儘心思的安排,看來沒有白費。
既然陳羽的展示也完成了,大學方麵的落實,也沒有阻礙。
那接下來,也該輪到自己的目的顯現了。
給陳兄弟晉升,給他一個官職上的嘉獎。
當然,跨度不會太大,但絕對要夠份量!
喜歡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請大家收藏:()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