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人群當中也還有一種階級。
那就是夾在權貴與寒門之間。
家中算是小有資產。
他們自認自己在讀書一道上,有些天賦,國子監他們肯定是進不去,若是能夠在大學當中進修一二。
說不定等到下一次科舉的時候,能夠金榜題名。
想到這,這些人已經在心中開始盤算,如何能夠說服自家老爹出錢,讓自己進大學進修。
朗讀皇榜的公差,並不管下麵相當大的一批人開始興致乏乏,而是繼續朗讀起第二條招生條件:
“第二條,一場考試,並不能抹除學子三年乃至數十載的寒窗苦讀,因此朝廷決議,每屆科舉結束之後,大家可以再自行選擇參與大學的招生考試,若考試通過將獲得入學資格,這類考生,不需要繳納任何讀書人的費用,並且吃穿全包。占據大學名額九成!”
“補充,對於第一條入學的申請,任何人都可以,包括商賈;
對於在大學內部進修過程中表現優異之人,會獲得入仕名額,不用參加科舉,直接保送入仕!”
當人群聽見第二條招生條件之後,現場沸騰了。
在大學這種背靠朝廷的學府裡麵進修,竟然不需要花錢?
而且這種招生比例還占據九成!
九成!
這對於落榜生來說,簡直就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
哪怕考生當中,存在能夠達到第一條入學門檻的考生,但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拋開背景與財富,選擇努力與拚搏,才是他們的入仕情況。
這種門檻無論古代還是後世,幾乎並沒有發生多大的改變。
因此在第二條招生條件出來之後,全場沸騰。
而且通過第二條入學的學子,不僅不需要繳納學費,還包吃包住。
這實在是……牛逼!
眾學子對於這樣極高的福利條件,紛紛詞窮,不知道該如何評價。更多的則是被這樣的高福利給深深的震撼到了。
以後每屆科舉結束,落榜的考生,都可以再去參加大學的入學考試。
通過了,那麼就可以在大學裡麵進修。以朝廷為背景的學府,師資力量自然不用擔心。
這就意味著今後可以接受一流的學術大佬指導。
對於這些讀書人來說,最終目標當然是通過科舉入仕,從而在朝廷中混個一官半職。
今年參加考試的人數龐大,落榜學生的數量也是前所未有。所以對於剩下落榜的考生來說,不能說他們沒有用功,沒有奮鬥。更加不能說他們沒有真才實學。
這就像是人們大多時候隻會記住第一名是一樣的道理。
你能說關注度低的第二名不行?
而將第一與第二之間的比較,放大到每屆參加科舉考試的人數上,就是這個道理。
考試人數多,裡麵的學霸自然多。
再加上對於有的考生來說,因為一些小問題,又或是偏科,導致落榜,然後就將他們一棍子打死。
高考一年不行,複讀一年;而古代的科舉,無論是複讀還是再次參加科舉等各方麵都難度,遠遠將高考甩了幾條街。
而現在,朝廷開設的大學,給了眾落榜生一個機會。
讓他們不用每次考完之後,就跋山涉水的歸鄉,然後縮衣節食,甚至放棄讀書一道。
他們通過大學的入學考試,進入大學之後,總體來說,他們本就是距離貢士隻有一步之遙,又或者說是貢士之下第一人。
那麼在朝廷組建的師資力量下,再讓他們學上一段時間,定然會有著極大的提升。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再者,期間對於表現優異者,將會獲得直接入仕的機會。
重重高福利疊加之下,極大的鼓舞了天下讀書人的心。
而且能在大學裡麵讀書的學子,肯定是國子監中,還是有很大的差彆。
其中最大的一點就是站在同一起點。
畢竟,你若是權貴,那麼大可以去國子監讀書;而你選擇了大學,這意味著對於大學裡麵的老師來說,所有學生都是一樣的,沒有身份、階級的差異。
就像是後世高校老師說過的一句話:
若是將來你沒有什麼大的作為,我將是你今後所見過級彆最高的人!
……
至於第一條不限商賈報名,眾學子知道今後他們要與商賈子弟同窗之後,並沒有太大的抵觸。
為何?
免費學,包吃包住,還是背靠朝廷的學府,之餘人家商賈是拿錢讀書,除非自己讀書讀傻了,才會拒絕,去抵觸。
畢竟這大學的方方麵,可謂是與他們的利益切身相關。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大學對於他們是雞肋的這類人來說。
他們抵觸利益並不會因此受損。
但當這個政策辦不出來,就不同了,所有的抵觸將會變得無效。
誰抵觸大學的招生,誰就是與天下讀書人為敵。
畢竟大學已經為天下學子提供了如此高的福利,還不收學費,而後收取商賈的學費,緩解一下財政壓力怎麼了?
大學因財政問題衰敗,是天下學子不願意看見的。
因此,這些學子,反倒是希望商賈的招生份額,能夠適當的再提升一些。
……
就在眾人沉浸在巨大的狂喜、興奮當中時,一道不大不小,卻異常清楚的聲音,在人群當中傳了出來。
“此屆恩科的狀元郎,是一位忠厚人啊!並沒有因考取功名後,看不起我等,反而真切的體會同屆考生的難處,入仕之後的第一天,就開始針對這件事情上奏疏,幫我們說話!”
喜歡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請大家收藏:()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