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也是如此。
若是沒有陳羽突出的教育強國理念,大明直到三百年後,估計也隻會有一個權貴的國子監學府,而不會有一個平民的大學學府。
而若是沒有陳羽的招生製度,那麼哪怕真建設出來了大學,其中的各種開支,也足以讓幾乎九成九的寒門讀書人望而卻步。
所以,這些學子的感謝,沒有任何問題。
其實不管是此次通過大學的入學考試,從而獲得入學資格的落榜生,還是那些連這次機會都沒有把握住的落榜生來說,對待陳羽的感激之情是一致的。
畢竟,他們自己考不上,完全是個人的問題,怨不得他人。
最起碼,大學算是陳羽替他們謀求的巨大福利;
這次考不上,下一屆科舉同樣有著兩次機會;
而且若是自己這一代科舉入仕無望,那麼自己的後人也算是有著這樣的機會。
總的來說,隻要大學在這,那麼天下的讀書人都會有進入的機會。
且進入的門檻,不看家中門第,而是看自身實力。
這對於依靠科舉入仕的學子來說,這樣憑借自身才識進入的選拔,毫無異議。
因此大學的建立,完全就是功在當代、功在千秋的偉業。
一時間,整個大學門前出現了極為壯觀的一幕景象,以陳羽為圓心,知曉陳羽身份的學子為半徑畫圓。
在這個範圍內,所有人都對著陳羽彎腰行大禮。
這裡發生的事情,瞬間吸引到了更多周圍學子的目光。
他們見同窗好似看見了什麼天大的人物,正在行此大禮。
經過詢問。
好家夥,原來是這麼回事。
陳羽到此!
這樣值得天下學子敬佩的官員,值得心服口服的行禮膜拜。
瞬間那些不明所以的考生,在得到事情原委之後,也加入到了膜拜陳羽的行列當中。
這就使得大學門前的景象更加壯觀。
好在朝廷對於大學學府的劃撥範圍挺大。
也得益於這片地界大多都是建文奸佞的住所,導致極為空虛。
哪怕學子聚集在此,也沒有造成各個街道堵塞的情況。
而身為被眾學子膜拜的行大禮對象,則是一臉懵的站在原地。
陳羽:“???”
尼瑪!
發生了什麼,這是大學此屆新生特意給入職官員安排的歡迎儀式嗎?
不得不說,陣仗也太大了。
陳羽愣神幾秒,腦海中回憶著在場學子之前所說的話。
反應過來後,來到最開始詢他身份的學子跟前,將其作為代表的扶起,爽朗的說道:
“諸位學子,不必如此多禮!”
“本官是與你們同屆的考生,僥幸取得了狀元,入仕獲得了如今的官職。但是本官在恩科沒有舉行之前,也隻是一位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酒館掌管,僅此而已。”
“能夠考取如此功名,靠的是每日聞雞起舞的勤奮、整日頭懸梁錐刺股的拚搏,陳某相信各位學子的求學經曆,大多如此。”
“因此,雖然我已成功入仕,可對於你們求學經曆中的種種苦難,感同身受,知道你們的不容易。”
“所以我在入仕之後,首先做的事情,就是為天下像我一樣的寒門子弟,謀取福利。”
“但說到底,我也隻是儘了一份綿薄之力罷了。最終你們能通過大學的考試,並將來以此為跳板入仕,還是需要你們自身的努力與拚搏!”
陳羽這番言論出口,在全場掀起了巨大的波瀾。
目前具體的考生人數雖然多,但總的來說還是寒門子弟占據多數。
畢竟九比一的招生比例擺在這裡。
但這兩類學子,在聽到陳羽的這番話後,感觸幾乎是一樣的。
陳羽口中首先是與眾學子站在了同一隊列,說出來天下讀書人的不容易。
四季變遷,埋頭苦學,苦啊!
人人都說讀書是一條通往人上人的路,但這條路上卻充滿了可以紮的人鮮血淋漓的荊棘。
哪怕商賈之輩也是如此。
他們明明是富有的商賈後輩,可是自家長輩偏偏要讓自己讀書入仕途。
自己壓根就不是這一塊料,奈何長輩命令難違。
沒想到,取得新科狀元的陳羽懂自己啊!
雖然自己與對方取得的成績不一樣,但是這個求學經曆的苦難,大差不差。
說到底,讀書的本質便是學習。
可但凡要掌握一門新技能,從來都離不開心血的傾注與精力的透支,讀書亦不例外。
隻是,讀書與工匠習得技藝,終究有著本質的不同。
工匠一旦將技藝打磨純熟,便能憑此安身立命、換取生計;
可讀書人即便將書本上的知識爛熟於心,仍要持續鑽研時事政治的變遷,還要摸透寫文章的各式章法與規矩。
要學的東西太多太雜,其間的艱辛與不易,唯有真正沉下心讀過書的人,才能從心底裡共情體會。
而狀元郎這番話,恰恰精準戳中了所有讀書人的痛點,這般懂行的模樣,果然是自己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唯有同樣出身寒門的人,才能真正洞悉寒門學子求學路上的坎坷經曆,更能讀懂他們藏在心底的委屈與苦楚。
就在這一刻,先前陳羽為天下學子仗義執言、力諫大學的過往,與此刻他這番飽含深情、直擊人心的發言交織在一起。
在場的學子們心中像是被什麼東西輕輕觸動,悄然間便將自己歸到了陳羽這一派。
而陳羽的形象,也在這一瞬間,在所有學子的眼中變得愈發高大挺拔,周身仿佛籠罩著一層耀眼的光輝,深深烙印在每個人的心裡。
有一些感性的學子,已經被現場的氣氛與陳羽的言辭,說到眼眶通紅,好似隨時都會哭出來一樣。
自古以來的官員,有為讀書人請命的,但最終獲益的並不是天下整體讀書人,而是那極小一部分的士紳讀書人。
至於寒門……
什麼時候入仕,什麼時候這些福利,才會落到你的身上。
眾所周知,就像後世考公一樣,通過參加國家的考試入仕者,往往占據極少數。
因此,當天下出現了一位這樣不為士紳階級請命,而為天下讀書人請命的官員,且對方孤家寡人一個,絲毫不能從其中獲利。
這樣的人,他們這些寒門子弟如何能夠感動?
如何能夠不感激?
如何能夠不欽佩?
此時,麵對陳羽的托舉起身,眾人應了。
隻不過起身之後,在場的學子,又再次十分虔誠的對著陳羽深深鞠了一躬。
將所謂的禮儀,做到了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