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畢竟他們說到底隻是一些寒門,家中並不富裕。
他們自認,現在能夠做到的,僅僅隻有將禮儀到位。
至於其他方麵的事情,他們饒是想幫、也幫不上。
陳羽咂了咂嘴,看著眼前如此講究禮節的一夥人,有些不知該說些什麼。
在他們的身上,陳羽仿佛看到了小朱這個徒弟,對待自己這個老師時候的場景。
始終做到禮儀到位。
若是朱家的幾小隻如此,他或許還會佯裝嚴厲,讓他們起身,不要多顧及禮儀。
而麵對一眾學子,他知道,這是這個時代讀書人,最高的感謝方式。
用禮儀對待。
古時便有不為五鬥米折腰的典故,彰顯著文人的風骨與傲氣。
而眼前這些人,卻甘願為他行此大禮。
望著眼前這幅場景,陳羽的心中沒來由地湧起萬千感慨,一時竟有些心緒難平。
將來大明的未來與工業革命的開創,靠的不單單是那些富貴階級,而應該是這一批批的寒門弟子。
他們才是國家的中堅力量與未來。
或許前些日子,我親手播下的大學種子,終將在未來助我於大明推行工業革命之時,悄然生根、破土而出。
它會化作一股力量,幫我頂開那些阻礙變革的硬土,讓大明這棵曆經風雨的老樹,掙脫桎梏、抽枝展葉,最終成長為能遮蔽天下的參天巨木。
可轉念一想,這點力量終究還是太微薄了。
大學能給予讀書人的益處,絕不該隻局限於眼前這寥寥學子,而應惠及天下所有心懷學識之人。
等到將來,若我正式頒布全盤改革之策,說不定天下間會有近七成的學子,願意站在我這邊,成為改革的堅實後盾。
不得不承認,創辦這所新式大學,真是一步絕妙的棋。
它就像一座永不枯竭的寶庫,每年都能聚攏天下讀書人的認同與信賴。
原來,這就是所謂的政治資本嗎?
思緒流轉到此處,陳羽隻覺一股難以名狀的力量從四肢百骸湧遍全身,仿佛注入了無儘的底氣與信念。
憑著這股力量,他心中湧起一種篤定,無論前路有多少阻礙,世間再無他做不成的事。
陳羽清了清嗓子,再次將自己跟前的學子托起,加大了音量說道:
“大家的心意我陳某人領了,你們再多禮,就顯得與我見外了。”
“行了,快快起身,隨我一同進入大學,準備參加大學的開學典禮吧!”
此話一出,眾學子不再多禮,紛紛直起了身子。
正如陳羽所說,今日不僅僅是新生報到的日子,更是開學大典召開的日子。
而主持此次開學大典的,乃是正二品的禮部尚書李誌剛。
這可是妥妥的朝中權臣。
陳羽雖然在成千上萬的學子當中,取得了狀元乃至魁星的頭銜,可是在正二品這種真正的超級大佬麵前,不夠看。
所以他們可不想因為自己,從而耽擱了陳羽,使其遲到,從而耽誤了接下來的開學典禮,那可就不妙了。
隨後,眾人在陳羽的帶領下,一窩蜂的步入大學之內。
進入大學之內,眾人就開始分散開了。
畢竟通過考試,眾人被錄取之後,按照成績進行了分班。
也就是後世的快慢班,甚至火箭班。
當然還有一小部分人,並沒有前往各自的班級,而是圍繞在陳羽的身旁,想要混個臉熟,套套近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畢竟陳羽不僅是大學的建議者,未來還會是大學裡麵的監丞,掌管著整個大學裡麵的紀律。
這個權利對於朝中的官員來說,可能不算什麼。
但對於在大學裡麵的學子來說,那可謂是頂頭上司。
就像後世部隊裡麵的糾察,沒有不怕的。
其中也包括了最開始向陳羽詢問身份的學子。
在那個時候就可以看出,這家夥的膽子無疑是最大的。
若是沒有這個學子的出現,恐怕陳羽的身份,估計要在開學大典之上才會被揭開。
陳羽在前往李誌剛辦公室的路上,由於身份早就已經傳開了,導致一路走來,吸引了不少的注目禮。
注目禮中自然全是飽含的尊敬與感激。
甚至還有不少學生衝到陳羽跟前,開始詢問著所謂的高分技巧,做題技巧,學習技巧等等。
這就像後世的到了每年高考結束,總會有人高價購買狀元的學習筆記,包括請狀元在全國各地高校演講學習技巧相關的事情。
這些有用嗎?
有!
畢竟學習真的有所謂的方法。
古人早有箴言:“學無先後,達者為師。”
自古以來,向能力出眾之人請教知識,本就是再尋常不過的事,無關乎年齡長幼。
這恰如孔子所倡導的不恥下問,亦是每個人在提升自我、精進學識的道路上,至關重要的一環。
畢竟學霸之所以被稱之為學霸,自然有著他獨家一套的學習方法與技巧。
這些若是學到,那就是妥妥的賺到。
將其運用到自己日後,在學習上將會出現事半功倍的效果。
這不是抄襲,而是合情合理的借鑒。
在場都是讀書人,這樣的道理自然懂。
再說了,他們雖然在第二次篩選中,取得了進入大學深造的機會。
到說到底,這樣的學府隻是暫時的,最終他們還是需要朝廷舉辦的科舉,從而入仕。
取得了在大學接受名師等各種高福利的待遇,並不代表著可以擺爛。
大學裡麵可還是有著淘汰製。
他們今後隻會比以往更加的努力,勤奮。
而一個提分的捷徑就在眼前,可以讓他們少走許多的彎路,自然不能放過。
今天大學還沒有徹底運行起來,看著陳羽這位新科狀元挺好相處。
日後陳羽的監丞工作開始運轉,誰知道還會不會有今日這樣的詢問機會。
因此,在詢問新科狀元與監丞之間,他們果斷選擇了前者。
陳羽對於這種學習中技巧等等方法,隻要問的在學習之上,而不是一些有的無的,他都會一邊走一邊快速的解答。
畢竟,這種所謂的學習方法與技巧,在古代可能非常的稀缺。
可是在後世,那可是一搜一大把。
喜歡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請大家收藏:()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