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以說明,陳羽這一句詩,是現場臨時所想。
而這前前後後的時間,不到半個時辰;若是從陳羽上台到現在開始算的話,也才十分鐘不到。
這麼短的時間內,就想出了這樣一句好詩。
完全可以稱得上才思敏捷,在詩文一道上有著很高的造詣。
不對,
陳老弟不僅是臨場發揮,更是在臨場發揮的情況下,還能做出如此契合學習主題的詩,這恐怕已經不能用才思敏捷來形容來。
恐怕要比自己想象的還要厲害。
想到這,李誌剛心中突然有些癢癢的,想要跟他的陳老弟好好的切磋一下詩文。
隻不過他明白,現在不是時候,恐怕要等到私下裡了。
李誌剛對著坐在不遠處的刀筆吏招了招手,那名刀筆吏急忙一路小跑,來到李誌剛跟前聽候發落。
李誌剛道:“你現在立刻、馬上去準備一份紙筆,送到講台上的陳監丞手中,請他在念詩的時候,一同寫在墨寶上。”
“這種勸學類型造詣極高的詩,等到開學大典結束之後,我打算將其張貼在大學門口,勉勵每天進出的學子!”
刀筆吏聽後,當即明白了領導的意思。
急忙快速對著他的同伴招手,隨後二人急忙將他們的家夥事拿了出來,送上演講台。
當然,這兩位刀筆吏還是很有眼力見的,為了讓陳羽書寫方便,紙筆送上去之後,又抬上去了一張桌子。
陳羽聽著兩名刀筆吏的講述,立馬明白了李誌剛想要乾什麼。
兩名刀筆吏完事下去之後,陳羽指著紙筆與說道:
“李祭酒剛剛放話,若是讓我將待會做的詩句記錄下來,那我就要在這演講台上,班門弄斧了!”
“首先要說明一點,我的目的不是為了說我的才華有多麼厲害,隻是希望諸位能夠從我做的詩句當中,有所感悟、有所激勵。”
說完,陳羽拿起毛筆,飽蘸濃墨,手腕輕懸於鋪展的素箋之上。
筆鋒落紙的刹那,墨痕便如流雲般舒卷開來,起筆時若龍跳天門,筆力藏而不露,墨色濃淡間似有溫潤玉澤;行筆處如虎臥鳳闕,橫畫如千裡陣雲,豎筆似萬歲枯藤,撇捺舒展如蘭葉拂風,轉折處又帶著折釵股的韌勁,不疾不徐間儘顯從容。
不過片刻,一句詩已躍然紙上,字跡非但沒有半分倉促,反倒透著氣韻。
寫完‘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之後,陳羽一邊說著,一邊寫到第二句詩:
“不因書萬卷,那得近君王!”
不因書萬卷,那得近君王,直白淺近道破了讀書人的價值路徑與時代邏輯。
眾人被這簡單直白的意思,搞的有些懵。
可細細品味起來,才發覺其中的好。
其中的好,有以下幾點:
一、以‘因果對’破題,直白中見力道詩句采用“不因……那得……”的因果複句結構,前半句“因”是“書萬卷”,後半句“果”是“近君王”,形成極強的邏輯閉環。
這種直白的因果關係,沒有絲毫隱晦,卻恰恰戳中了古代“讀書人”階層的核心追求,“讀書”是手段,“致君堯舜”是目標。
在儒學中,詠“讀書”的句子多偏向抒情、為民為國,而此句卻直接將“讀書”與“近君”的現實關聯點破,剝離了文人含蓄的抒情外衣,露出學而優則仕的本質。
這種不繞彎子的表達,反而讓詩句有了一種直擊人心的力量,仿佛是對千百年來書生命運的一句精準總結,樸素卻深刻。
二、以小意象載大時代,濃縮階層困境與希望書萬卷是極小的意象,不過是案頭堆疊的典籍,卻承載了讀書人跨越階層的全部希望;近君王則是極大的目標,意味著進入權力核心、實現政治抱負,是寒門階層最高價值的體現。
在科舉製度下,書萬卷是書生唯一的敲門磚:寒門子弟若無家世背景,唯有通過苦讀聖賢書,才能通過科舉獲得近君王的資格,進而改變個人與家族的命運。
詩句看似在說讀書能接近君王,實則暗含著對時代規則的無奈與認同,它既寫出了讀書人的希望,有路徑可走,也道儘了困境,路徑唯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一個難得,怎能得以,語氣中帶著一絲慶幸,更藏著一絲不易。
若非耗儘心力讀透萬卷書,又怎能跨越寒門與朝堂的天塹?
這種以小見大的張力,讓詩句超越了個人感慨,成為對一個時代知識分子群體命運的縮影式寫照。
整句詩,沒有辭藻的華麗和意境的悠遠,卻能以它最樸素的語言,道破了最核心的時代邏輯與人性困境。既是對寒門學子命運的精準概括,也暗含著對價值實現的深層思考。
直白卻不淺薄,凝練而有餘味。
所以這句詩吟誦出來之後,眾人又陷入到了沉思當中。
這樣的全場寂靜,足足持續了一分鐘,隨後才在數位學子的鼓掌帶動下,反應過來,全場隨後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所有人都由衷的佩服陳羽的臨場發揮,更加敬佩詩句中的哲理。
在古代任何時期,隻要你能夠吟詩作對,那麼就是讀書人上層圈子的通行證。
進入之後,會受到全體讀書人階級的敬佩與追捧。
就像是生意人都羨慕身價過了小目標的成功人士一樣。
等到現場的掌聲漸漸弱了下來,陳羽一臉溫和的在台上對著大家拱了拱手,
“諸位,其實你們能夠從萬千學子當中,取得大學的入學名額,這足以證明你們已經是讀書人當中的佼佼者了。”
“我相信你們缺乏的隻是一個機會,一個精煉自己學識然後再次參加科舉的機會。”
“因此,為了你們自己,也為了讓朝廷在今後多些人才,你們要在大學的這段時間裡,努力拚搏,儘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完成學業。”
“大學學期三年,人生又能有多少個三年呢?我希望諸位學子千萬、千萬不要給自己的人生留下遺憾!”
“我希望你們在老的時候,回憶往事,能夠以在大學奮鬥的這段時光為榮;而不是因虛度光陰感到滿身心的遺憾!”
陳羽說完,對著台下深深鞠了一躬,表示這演講的結束。
隨後走下了演講台。
喜歡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請大家收藏:()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