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他完全讚同陳羽的提議,給儒家的天人感應學說,在這個時代畫上休止符。
讓其成為過去式!
反正在變法來臨之際,不能讓那幫子儒生借用什麼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出現的天災、異象來大肆製造輿論,引導百姓思想,最終將所有的壓力全部壓到新法上,從而迫使變法失敗。
朱棣眼神堅毅,已經下定了決心。
下定決心是一回事,如何將影響力巨大的天人感應學說畫上休止符,又是一回事。
朱棣對著陳羽疑惑道:
“陳兄弟,這天人感應學說確實應當畫上休止符,可是怎麼樣才能廢除天人感應學說呢?”
程朱理學思想,是天人感應學說的一種極端展現,從發展到如今有百年曆史,卻足以讓洪武帝束手無策;
而儒家賴以生存的天人感應學說,則已經有千年曆史,不僅有百萬儒生是這一套理論的堅定擁護者。
這千年的時間以來,天人感應學說同樣深入民間百姓的心中。
也就是說,若是想要廢除天人感應學說,敵人不僅僅是那百萬儒生,還有天下數萬萬百姓!
說白了就是和天下人作對!
難度可想而知!
朱棣提出問題後,夏原吉眉頭緊鎖,也在思考著解決辦法。
想了一會之後,無奈的搖了搖頭,選擇了放棄,將目光看向了陳羽。
陳羽放下手中的筷子,飽腹後的慵懶裡藏著幾分胸有成竹的從容。
他往後倚在椅背上,慢悠悠答道:
“這個問題其實簡單得很,根本犯不著費太多心思。”
“老朱你想啊,儒家靠什麼把天人感應學說吹得神乎其神?無非是憑借著自身勢力,靠強大的影響力控製著輿論話語權
“那咱們要破它,就找個比它影響力還大的勢力,拉著儒家那幫儒生,當著全天下百姓的麵,好好辯一辯天人感應到底是真是假。”
“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百姓看在眼裡,自然能分個明白。”
他頓了頓,繼續道:
“再說了,破除天人感應的法子,我之前不是已經和老夏試過了?到時候讓那股勢力把這類事兒再做一遍,當著百姓的麵,把儒家那套天人感應說法拆得明明白白,他們的學說自然就不攻自破。”
“而且啊,光辯一次還不夠。得讓那勢力每隔一段時間,就把這些‘拆穿天人感應’的事兒往外出傳。傳得多了,時間一長,天人感應是假的這事兒,就會像水流漫地一樣,滲到大明的每一個角落,從京城的街坊到鄉下的村落,百姓聽得多了、看得多了,自然就慢慢信了。”
陳羽眼神裡帶著點過來人的通透:
“其實這人心啊,就是這麼回事兒。你要讓一個人打心底裡堅信一樣東西,得花好幾年、十幾年,甚至一輩子去灌輸;可你要讓他對一樣東西失去信任,往往用不了多久。
“有時候就是親眼見著一件事,或者親耳聽到一句話,那心裡的信就跟碎了的瓷碗似的,再也拚不回去了。”
“天人感應這事兒,儒家吹了上千年,可隻要咱們找到那把破局的鑰匙,讓百姓看見真相,他們的信任撐不了多久。”
聽著陳羽這番話,朱棣卻沒露出半分輕鬆。
他眉毛一挑,語氣裡滿是懷疑:
“陳兄弟,你想得太簡單了。儒家可不是一般的勢力,他們手裡握著百萬儒生啊!”
“這些儒生遍布天下,各州各縣的私塾先生、鄉紳裡的讀書人,甚至朝中一半的官員,都是他們的人。這輿論話語權,早被他們攥得死死的。你說找個比他們影響力還大的勢力,這根本不可能!”
“就算退一步說,我讓大明所有官吏都頂著皇權的名頭下場,跟儒家辯天人感應的真假,可隻要輿論還在儒家手裡,百姓就不會信咱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你想啊,百姓平時聽的是誰的話?是村裡的私塾先生講聖人言,是縣太爺身邊的幕僚說天人之道,是走街串巷的書生念論語章句。”
“咱們的官吏就算把道理講得再明白,儒生們隻要在一旁添油加醋,說咱們是為了壓製儒家,故意歪曲天道,百姓又能分辨出什麼?”
朱棣越說越沉鬱,想起史書裡的典故,更是加重了語氣:
“到時候,就算咱們把天人感應的假麵具戳破了,那百萬儒生也有的是辦法詭辯!”
“他們能把黑的說成白的,把錯的說成對的。就像當年曾子殺人的典故,本來是彆人同名同姓犯了罪,可三個人跟曾子母親說你兒子殺了人,連他母親都信了,更何況是愚昧的百姓?”
“儒生們隻要天天在百姓耳邊念叨‘天人感應是真的,朝廷是在騙你們’,用不了多久,百姓就會忘了咱們說的道理,隻信儒家的話。”
“這麼折騰下來,咱們耗時耗力,說不定還會惹得天下讀書人不滿,讓百姓覺得朝廷不尊天道。”
“最後不僅沒把天人感應給破了,反而給自己惹一身麻煩,討不到半點好處!”
夏原吉聽後點了點頭。
有一句話說得好,你永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
如今隨著千年時間的發展,輿論的話語權早已不在皇權手中,而在儒家手中。
那麼哪怕皇權在和儒家對天人感應學說的辯論中取勝,也架不住事後百萬儒生的輿論攻勢。
這樣一來,哪怕天人感應學說是虛假的,最終也會變成‘真的’。
就像是三人成虎,因為說的人多了,沒虎也有虎。
這就是輿論話語權的恐怖之處。
到時候,天下人在儒家的輿論攻勢下,依舊堅定不移的相信天人感應學說,而皇權卻站在天人感應學說的對立麵。
不用想都知道,當眾人皆醉我獨醒時,這個‘我’是非常危險的。
因為你不合群,既然不合群,那麼就是異類。
這樣一來,儒家再次利用輿論話語權,借題發揮、反擊皇權,皇權為了穩住江山社稷、天下穩定,隻能向儒家妥協。
這種時事政治不是遊戲中的經營,遊戲中的經營輸了可以重來,而現實中的時事政治,輸了就要承擔相應的懲罰。
喜歡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請大家收藏:()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