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事情交給李邦,留下2000軍隊駐守後,張克帶著麾下弟兄撤出真定府,返回燕山衛。
不是打仗,不是練兵,而是——成親。
不過成親的不是他,
而是白燼、李陌、魏青、吳啟、孫長清、呂小步和霍無疾七位千戶。
霍無疾本應在七月完婚,但戰事耽擱了,索性一起操辦。
文璐的長兄文濤是武將出身,深知軍務要緊,
不僅沒怪罪婚期延誤,反而問張克需不需要秦州軍支援。
張克搖頭一笑:“自己的場子,自己找回來。”
張克自己尚未娶妻,主要還在守孝期,
身邊隻有兩個丫鬟,其中一個還是月托“送的”,很潤。
如今他得替這群兄弟操辦婚事,母親勒令他必須按規矩來。
他覺得多此一舉——人都帶回來了,直接洞房不就行了?
但母親堅持禮數不能廢,駁回了他的實用主義想法。
封建糟粕,呸!
於是,張克被迫當起了媒人,合八字、送聘禮,一樣不落。
聘禮:按《大魏會典》千戶五品官)的標準——
綢緞三十匹
金銀首飾、玉墜若乾
禮銀三百兩
活雁一對古禮必備)
上等龍井、喜餅若乾
女方這邊,除了文璐是自帶嫁妝,
其餘六位新娘的陪嫁全由張克母親一手包辦——
壓箱銀:二百兩現銀
首飾:鳳釵、步搖、耳墜、戒指整套
家具:紅木雕花拔步床、妝奩、錦被繡枕
冬衣:貂裘狐裘各四件
田產:真定府上等良田百畝
仆役:陪嫁丫鬟一名
這筆開銷,最終都落在了張克賬上。
前前後後幾萬兩銀子砸出去,饒是他家底厚實,也不免肉疼。
這場集體婚禮,直接讓燕山衛的市麵活絡起來——
鐵匠鋪裡,匠人們連夜敲打金銀首飾;
木工作坊,老師傅帶著徒弟趕製拔步床;
綢緞莊的裁縫飛針走線,喜服被麵堆成小山;
街邊小販推著獨輪車,叫賣喜糖喜餅,紅綢掛滿巷口。
張克站在廊下,看著工匠們扛著紅木箱籠進進出出。
綢緞的光澤在陽光下晃得他眼睛疼,忍不住按了按太陽穴。
“大哥!”
呂小步的聲音老遠傳來。他穿著一身嶄新的錦緞袍子,
胸前彆著朵大紅絹花,走起路來一搖三晃。
"您看這身行頭咋樣?玉蟬見了準喜歡!"
張克斜睨他一眼,抬腿就踹:"滾遠點嘚瑟,看見你就煩。"
呂小步早有準備,側身一閃,嬉皮笑臉道:"大哥消消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