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下旬,張克帶著五萬燕山草原聯軍回到了他忠誠的燕山衛和真定府。
他把草原的兩萬大軍留在燕山衛北麵繼續換裝和訓練,帶著親兵先回真定府都指揮衙署了解下之前的戰況。
真定府都指揮使衙署的正堂內,三盞鯨油燈將中央的軍事沙盤照得通明。
"說說具體戰役情況。"張克直接詢問道。
孫長清立即將一摞文書鋪開:"偽燕高嶽派出胡三喜、趙德昌率領兩萬人,其中五六千定北軍,三月初一進犯真定府。"
孫長清的手指在沙盤上劃出三道凹痕,"由吳啟、魏清率領兩部合計四千人出戰迎敵,在青山穀、落馬澗、黑石口三戰全勝,敵軍每次傷亡不過數百就全線潰退。"
吳啟補充道:"可惜原本想包餃子,他們潰敗的太快了,原本想借用春雨堵後路。"
"棒子行為,打仗不行逃跑一流。"張克吐槽道。
見兩人看著他茫然,他擺擺手,"沒事兒,接著說。"
"此戰斬首不足兩千,俘獲一千七百。"孫長清翻動文書,"後方輜重軍械倒是便宜了大燕義軍韓鐵山他們..."
張克無所謂道:“我們不缺糧食,他們的裝備我們也看不上,破銅爛鐵,韓鐵山他們鬨得越大越好。”
俯身打量沙盤,抓起五枚黑色鐵旗"唰"地插在燕山以北:"我帶回來的兩萬草原鐵騎還在繼續換裝訓練,再等五天差不多可以換裝整訓完畢。"
又抓起兩枚木旗放在草原上“還有兩萬草原民夫要用來運輸天賜城建材和物資,記得提醒我安排李邦多造馬車。”
最後張克目光聚焦在沙盤東部:"現在,說說吧,咱怎麼吃掉這些地盤利益最大化。"
吳啟眼睛一亮:"保定府下韓鐵山率領十萬燕州義軍被高嶽的定北軍打得節節敗退,我軍可..."
"之前還把定北軍當盤小菜。"
張克的手指從沙盤上橫掃而過,"保定、順德、宣府鎮,先吃下這部分消化一下吧。"
張克又指向延慶、廣平位置,"看情況把延慶和廣平也啃下來,還是得看看現在李邦那幫登記入戶有多少人了。"
"有了草原青壯,我們不懼和東狄打消耗戰了。"孫長清點頭。
"嗯,當初擔心他們舉國之力我們萬把人不經耗,現在十萬草原青壯的兵力儲備,巴不得他們來。"
張克露出期待的笑容。
此時親兵三子就領著兩人匆匆入內。
真定知府李邦額頭滲著細汗,官袍袖口還沾著墨漬,顯然剛從案牘堆裡抽身。
衡水知縣周仁則低眉順眼地跟在後麵,手裡捧著本厚厚的賬冊——這位曾經管楚州俘虜,現在是燕山養殖基地的總管也協助李邦,手下管著數千號人,集中化養雞、養豬。
"爵爺。"李邦躬身行禮,聲音裡帶著疲憊,"下官有要事稟報。"
張克抬了抬下巴,示意他直說。
"自二月至今,燕山衛及保定府常駐人口包括流民已逾四十二萬。"
李邦翻開賬冊,指尖劃過密密麻麻的數字,"化雪後來的婦孺孩童占六成半,老人不足一成——大多是路上沒能熬過冬寒。"
“青壯勞力不到三成太少了,基本都在逃難路上被抓去充軍或當民夫了,”
周仁適時補充:"眼下真定府和燕山衛不算牧場二百七十萬畝農田,實際耕作僅需九萬壯丁,其他勞力二十萬也足矣。若繼續收容流民,開支過大......"
張克沒急著回答,而是從案幾上拿起一枚銅錢,在指間翻轉。
"李邦啊。"
他忽然開口,"你覺得,人多了是負擔?"
李邦一怔,謹慎道:"短期來看,婦孺老弱確非青壯勞力,糧食消耗卻......"
"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