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之內,東狄聯軍將領的首級陸續被送至燕山軍大營。
石廷柱與祖可法的首級最先由李陌帶回,兩顆頭顱血汙凝結,麵目可怖。
次日,羅城與秦叔夜疲憊歸來,手中所提,正是代山那顆已然麵目全非的頭顱。
“這老賊倒是擅逃!”
羅城戲謔道,眼中仍帶幾分不甘,“險些讓他逃脫。”
張克聽聞,神情略顯古怪。
代山這老賊逃竄速度著實驚人。
馬累死便卸甲棄刀,連斷後的親衛都棄之不顧。
博爾晉和葉克書被羅城刺於馬下時,代山已逃出十裡之遙。
羅城率領親兵追了一整夜,終於在延慶府大榆樹鎮發現其蹤跡。
原來代山奔逃一夜,饑餓難耐,欲進村覓食。剛至村口,便被眼尖的農婦發覺。
“東狄賊人又來啦!”
上百名村民手持糞叉、爬犁衝出,將這位大貝勒活活圍毆致死。
任憑他如何呼喊“我是東狄大貝勒”,村民皆當作野狗吠叫。
待羅城趕到時,代山已然氣絕,恰好遇上從延慶府趕來的秦叔夜。
代山屍體臉部腫脹如豬頭,身上錦袍被撕得破爛不堪。
若非其身上殘留的華貴配飾及魁梧身形,羅城等人幾乎難以辨認這便是曾經叱吒風雲的東狄大貝勒。
“倒是省卻我們一場斬首儀式。”
張克冷笑一聲,“如此死法,倒也配得上他所犯之罪孽。”
秦叔夜低聲道:“他這一生殺人無數,最終死於最被他輕視的百姓之手……實乃報應。”
代山臨死前萬萬沒想到,自己竟會死在燕州村民手中。
這些他平日連看都不屑看一眼的平民,成了他生命的終結。
黃台吉若得知代山落得這般下場,恐怕恨不得連夜將他從族譜中剔除,實在有失顏麵。
不過對代山而言,這結局倒也恰當——他這一生所造之孽,當受此屈辱之死。恰如一個“該”字。
當夜,後方傳來薛白衣的捷報——代山的大纛被擲入和碩圖殘部陣中,原本負隅頑抗的東狄軍瞬間崩潰。
和碩圖跪地狂笑,橫刀自刎,餘下兩千餓得瘦骨嶙峋的東狄兵全部投降。
戰事平定後,張克下達一道軍令:將所有東狄俘虜的右手大拇指儘數斬斷,徹底廢其戰力。
隨後派出十路騎兵,每路五百騎,押著幾十名傷殘東狄俘虜,扛著繳獲的東狄戰旗,前往收複順德、廣平二府諸縣。
帥帳內,張克將一摞來自真定府的密信隨手投入火盆。
信紙在火焰中卷曲焦黑,化作縷縷青煙——這些偽燕官員投誠獻媚的條件,此刻已毫無價值。
張克看都不看——談條件需有籌碼,如今這些見風使舵之人,連討價還價的資格都沒有。
李藥師捧著文書進帳:“兄長,關於俘虜處置,我已按章程擬好——燕州籍和遼東漢人押送真定府服勞役,勞役結束後挑選青壯者充軍;百戶以上軍官分批處決;東狄戰俘展示後送礦山永久服役。”
他稍作停頓,“斷指之事已處理妥當。”
魏清正要退出,提醒道:“兄長,那個小太監還在轅門外等候,一天來催三次,怕是身負皇命。”
張克一愣,這才想起小皇帝封他為“定北侯”,還命他側擊多耳袞。
他嗤笑一聲:“還打什麼?代山全軍覆沒的消息傳過去,多耳袞還敢繼續推進過淮河?”
他搖搖頭譏諷道,“那我倒要誇他一句‘真的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