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人,一看便知是執行衝鋒陷陣任務的良選,而非運籌帷幄的帥才。
果然,見皇帝目光掃來,賀仁龍憋了半晌,猛地抱拳,聲如洪鐘:“陛下!末將願為大軍先鋒!
必率先踏破叛軍營壘,將那左梁玉擒至禦前!”
他情緒激動,甚至下意識地想要撩起衣袖展示臂膀上的傷疤——那是他勇武的證明。
“放肆!”曾仲涵和王振幾乎同時低聲嗬斥。
賀仁龍頓時醒悟,臉漲得通紅,訕訕地放下手,低頭退後一步,呐呐道:“末將失儀,請陛下降罪。”
小皇帝曹禎卻並未動怒,反而覺得這般直率的武夫,比那些說話拐彎抹角、心思難測的勳貴大將要可愛得多。
他想起了英國公張維那次出征前,在朝堂上也是侃侃而談,保證萬無一失,結果卻是一敗塗地,葬送了大魏大半禁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相比之下,眼前這幾個直來直去有些粗鄙的將領,反倒更讓人安心。
他甚至還微笑著對賀仁龍點了點頭:“賀將軍勇武可嘉,甚好。
先鋒破敵,正需汝等這般猛士。”
接著,小皇帝又饒有興致地問起他們之前與東狄多耳袞部作戰的情形,詢問東狄人如何驍勇,為何難以戰勝。
四人見皇帝態度溫和,也逐漸放鬆了些,你一言我一語地說起東狄騎兵來去如風、作戰悍不畏死的種種情狀。
賀仁龍說到激憤處,又忍不住比劃起來,這次倒是記得沒再撩袖子。
曹禎聽得十分專注,時而皺眉,時而歎息;
他對前線真實的戰況有了更直觀的了解,愈發覺得之前朝廷的慘敗並非全然偶然。
一個多時辰後,這次非常規的召見才告結束。
小皇帝曹禎似乎對這四位將領初步建立了些許信任。
四人再次行大禮謝恩,然後低著頭,跟著曾仲涵,一步步退出了皇極殿。
直到重新站在皇極殿外的廣場上,四人才不約而同地長長舒了一口氣;
已是深秋入冬時節,卻仿佛剛從深水中浮出,後背的官服早已被汗水浸透,緊貼著皮膚。
曾仲涵瞥了他們一眼,淡淡道:“還算穩妥。回去等候旨意吧。”他的語氣中聽不出喜怒。
幾人不敢多言,跟著曾仲涵默默走出紫禁城,返回兵部衙門。
然而,就在他們剛剛踏入兵部大堂,甚至還沒來得及喝口水的功夫,一名傳旨太監已帶著幾名小火者,捧著黃綾聖旨,疾步走了進來。
“曾仲涵,賀仁龍,曹聞詔,鄭維城,曹汴蛟接旨——!”
眾人慌忙跪倒在地。
太監展開聖旨,尖聲宣讀起來。
“豫州逆賊左梁玉叛亂,竊據開封,天理難容。
特授曹聞詔為“平賊前將軍”
鄭維城為“平賊後將軍”
賀仁龍為“平賊左將軍”
曹汴蛟為“平賊右將軍”
即日整軍出征,克期平定叛亂,收複開封,務必於年內奏功,不得有誤!”
這道旨意,如同一聲驚雷,在四人心頭炸響!“平賊將軍”號!
這雖是非常設的戰時加銜,並無實際品級,但卻代表著極大的臨機專斷之權和崇高的榮譽,通常隻有資深總兵官乃至都督一級的重臣才能獲得。
他們原本不過是四品、五品的中級軍官,一旦擁有此等名號,在地方上調度糧草、指揮協作戰役時,身份便大不相同,相當於二品。
這無疑是皇帝巨大的恩典!
“臣等叩謝天恩!必竭儘全力,剿滅叛賊,收複河山,以報陛下!”
四人激動得聲音都有些顫抖,重重叩首接旨。
這一刻,什麼宮廷的壓抑、搜身的屈辱、等待的焦灼,全都煙消雲散;
心中隻剩下滿腔的感激和急於建功立業、報答皇恩的沸騰熱血。
漢代四方排序是:前>右>左>後;在明代,前>後>左>右)
喜歡燕山血旗:開局千戶所暴殺天下請大家收藏:()燕山血旗:開局千戶所暴殺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