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諸葛亮_中國古代名人傳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56章 諸葛亮(2 / 2)

從此,南中各族對蜀漢政權心悅誠服,南中地區得以穩定。

諸葛亮還任用當地少數民族首領參與治理,促進了民族融合,為蜀漢穩定了大後方,也開創了民族和諧共處的典範。

劉備在夷陵之戰中慘敗後,病逝於白帝城。

臨終前,他將兒子劉禪托付給諸葛亮,留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的遺言。

諸葛亮深受感動,跪地泣拜,表示“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

從此,他肩負起“興複漢室,還於舊都”的使命,開始了長達數年的北伐征程。

為了實現北伐目標,諸葛亮厲兵秣馬,積極籌備。

他首先對蜀漢軍隊進行了全麵整頓和訓練,製定了嚴格的軍事紀律和訓練製度,提高了軍隊的戰鬥力。

同時,他還發明了許多實用的軍事器械,其中最著名的當屬木牛流馬。

木牛流馬是一種運輸工具,能夠在崎嶇的山路上輕鬆運送糧草,解決了蜀漢軍隊糧草運輸困難的問題。

此外,他還創造了八陣圖,這是一種複雜的軍事陣法,通過合理的兵力部署和變化,能夠有效地抵禦敵軍的進攻,也可用於進攻時分割包圍敵軍。

建興六年228年),諸葛亮首次北伐。

他采取聲東擊西的策略,派趙雲、鄧芝率疑兵出斜穀,偽裝成蜀軍主力,吸引曹軍主力;自己則親率大軍突襲祁山。

由於曹軍毫無防備,天水、南安、安定三郡望風歸降,關中震動。

魏明帝曹叡親自坐鎮長安,派張合率領五萬大軍抵禦蜀軍。

在街亭之戰中,諸葛亮違背眾人意見,任命馬謖為前鋒,防守街亭。

馬謖雖然熟讀兵書,但缺乏實戰經驗,他違背諸葛亮的作戰部署,擅自將軍隊駐紮在山上,導致被張合切斷水源,大敗而歸。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街亭的失守使蜀軍的戰略形勢急轉直下,諸葛亮不得不下令撤軍,第一次北伐以失敗告終。

儘管北伐受挫,但諸葛亮治軍嚴明,他揮淚斬馬謖,以正軍法,同時自貶三級,承擔北伐失敗的責任。

此次事件展現了他賞罰分明、嚴於律己的風範,也讓蜀漢將士對他更加敬佩和信服。

此後數年,諸葛亮又多次率軍北伐。

建興九年231年),他再次出兵祁山,與曹魏名將司馬懿展開對峙。

司馬懿深知蜀軍遠道而來,糧草供應困難,采取堅守不戰的策略,企圖拖垮蜀軍。

諸葛亮為了應對這一局麵,在渭水之濱實行屯田,讓士兵與當地百姓一起耕種,解決了部分糧草問題。

雙方對峙數月,互有勝負。

最終,由於蜀漢後方李嚴運糧不力,諸葛亮被迫撤軍。

在撤軍途中,他設下伏兵,射殺曹魏名將張合,給魏軍以沉重打擊。

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進行了最後一次北伐。

他率領十萬大軍出斜穀道,進駐五丈原,與司馬懿率領的魏軍對峙於渭水南岸。

為了打破僵局,諸葛亮多次派人挑戰,但司馬懿始終堅守不出。

諸葛亮深知自己身體每況愈下,為了儘快結束戰爭,他派人給司馬懿送去女人的衣服,以此羞辱司馬懿,激他出戰。

然而,司馬懿不為所動,甚至向使者詢問諸葛亮的飲食起居和工作情況。

當得知諸葛亮事必躬親,每天睡眠很少,吃得也不多時,司馬懿判斷諸葛亮命不久矣,更加堅定了堅守的決心。

在五丈原的秋風中,諸葛亮積勞成疾,病情日益加重。

但他仍堅持坐素車白旄,巡視軍營,激勵將士。

臨終前,他留下《出師表》,向後主劉禪闡述北伐的意義和自己的忠誠,勸誡劉禪“親賢臣,遠小人”,“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誌士之氣”。

文中“鞠躬儘瘁,死而後已”的誓言,成為千古忠臣的絕唱。

最終,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軍中,年僅五十四歲。

他的離世,讓蜀漢上下悲痛萬分,也讓後世無數人為之惋惜。

諸葛亮的一生,是智慧與忠義的完美融合。

他以卓越的政治才能將偏安一隅的蜀漢治理得井井有條,使蜀漢在三國中成為政治清明、社會穩定的一方樂土;以軍事謀略創造了以弱勝強的奇跡,多次給強大的曹魏政權以沉重打擊;更以高尚的人格魅力贏得了敵國的敬重。

司馬懿曾評價他“真乃天下奇才也”,曹魏大臣劉曄也稱讚他“諸葛亮明於治而為相”。

諸葛亮不僅在政治軍事上取得了輝煌成就,他的思想和品德也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

他的《誡子書》中“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的教誨,成為無數人修身養性的準則,告誡人們隻有保持淡泊寧靜的心態,才能明確自己的誌向,實現遠大的目標;《出師表》中“親賢臣,遠小人”的諫言,至今仍是治國理政的金玉良言,提醒統治者要任用賢能,遠離奸佞。

從草船借箭到空城退敵,從木牛流馬到孔明燈,諸葛亮的智慧結晶早已融入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成為智慧的代名詞。

在民間傳說和文學作品中,他被描繪成無所不能的智者,上知天文,下曉地理,神機妙算,料事如神。

他的故事在中華大地上廣為流傳,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

東晉政權追封他為武興王,唐朝將他列入武廟十哲,後世文人墨客如杜甫、陸遊等,皆以詩歌讚頌其功績。

杜甫在《蜀相》中寫道:“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陸遊在《書憤》中也感慨:“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這些詩句表達了後人對諸葛亮的敬仰和惋惜之情。

諸葛亮用畢生心血詮釋了“士為知己者死”的信念,他的傳奇故事不僅是曆史的回響,更是一座精神豐碑,激勵著後人在逆境中堅守理想,以智慧與忠誠照亮前行的道路。

千年之後,當我們回望三國風雲,依然能看到那個羽扇綸巾、從容淡定的身影,在曆史的星河中閃耀著永恒的光芒,成為中華民族永遠的驕傲和自豪。

喜歡中國古代名人傳請大家收藏:()中國古代名人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柯南:不做人了,能救嗎? 嫡姐騙我替嫁?重生庶女嘎嘎亂殺 七彩龍神之覺醒 末世嬌嬌挺孕肚,被大佬們團寵 我在海拔三千米的高原開漁場 極品小村霸 美利堅廚神,從荒野獨居開始 仙逆:我,王家老祖,收徒李慕婉 鬥破:開局綁定小醫仙,十倍反饋 攝政王彆急,太子妃要帶崽嫁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