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鄧芝_中國古代名人傳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64章 鄧芝(2 / 2)

有一次,孫權特意派人送來一壇建業美酒,附信調侃:“此酒若能解憂,願與鄧使共飲。”鄧芝回信道:“酒可解憂,然唯有吳蜀同心,方能解天下之憂。”

建興六年的北伐,是鄧芝軍事生涯的重要轉折點。

在箕穀的營寨裡,他與趙雲相對而坐,沙盤上插滿代表兵力的小旗。

“子龍將軍,此次佯攻任務艱巨,我們需以少勝多,吸引曹真主力。”鄧芝手指郿縣方向,目光堅定。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趙雲輕撫長須:“伯苗放心,某雖年邁,尚能披甲執銳!”

然而街亭的噩耗傳來時,整個蜀軍大營陷入死寂。

鄧芝站在山崗上,看著魏軍如潮水般湧來。

他迅速調整陣型,命士兵點燃烽火,製造主力部隊增援的假象。

撤退途中,趙雲親自斷後,白發在風中飛揚。

鄧芝則率領精銳部隊,與魏軍展開殊死搏鬥。

箭矢如雨,他的戰袍被鮮血染紅,卻始終屹立不倒。

當殘部退入斜穀時,他清點人數,發現竟保住了大部分軍需物資。

諸葛亮聽聞後感慨:“街亭之敗,兵將星散;箕穀之退,編製不亂,此乃鄧芝、子龍之功!”

延熙六年,鄧芝升任車騎將軍那日,成都百姓傾城而出。

七十歲的老將軍身披金甲,騎著高頭大馬緩緩走過朱雀大街。

孩童們歡呼著追隨,老人們則含淚感歎:“蜀漢有此良將,可保太平!”

但鄧芝深知,榮耀背後是沉甸甸的責任。

在江州都督任上,他每日清晨寅時便起身,巡視軍營,檢查城防。

他推行“屯田製”,讓士兵在閒暇時開墾荒地,自給自足;又組建水軍,訓練士兵在長江上作戰。

有一次,他親自登上戰船,與士兵們一同操練,任憑江水打濕衣衫,隻為掌握第一手軍情。

延熙十一年的涪陵叛亂,是鄧芝人生的最後一戰。

當八百裡加急戰報送到江州時,他正在病榻上咳嗽。

侍從勸他請病假,他卻猛地坐起:“國家有難,吾豈敢托病不前!”

年邁的將軍跨上戰馬,率領三千精兵日夜兼程。

叛軍占據天險,據守山寨,自以為萬無一失。鄧芝卻采用“聲東擊西”之計,佯裝從正麵強攻,暗中派精銳部隊從後山小路偷襲。

戰鬥最激烈時,他手持長槍,身先士卒,高呼:“蜀漢將士,隨我破敵!”

白發在硝煙中翻飛,宛如一麵戰旗。叛亂平定後,他沒有大肆殺戮,而是安撫百姓,重建家園,涪陵的老人們至今還流傳著“鄧將軍仁義”的故事。

鄧芝的府邸簡樸得令人驚訝。書房裡,除了滿架的兵書戰策,隻有一張破舊的書桌。

他的衣食住行,皆按朝廷規製,從不逾矩。

臨終前,他將兒子鄧良叫到床前,氣息微弱卻字字清晰:“吾一生受先帝、丞相之恩,未能北伐成功,恢複中原,死不瞑目……你要謹記,忠君報國,不可有絲毫懈怠。”

窗外,秋雨又至,淅淅瀝瀝,仿佛在為這位傳奇的老將軍送行。

鄧芝去世後,蜀漢朝廷為他舉行了隆重的葬禮。

成都的百姓自發佩戴孝布,為他送葬。

在吳地,孫權聽聞噩耗,也為之歎息:“鄧使去矣,吳蜀之交,再無如此坦誠之人!”

他的故事,被寫入《三國誌》,與諸葛亮、趙雲等名將並列,成為了蜀漢曆史上一座不朽的豐碑。

每當後人翻開泛黃的史書,看到“鄧芝”二字,總會想起那個在亂世中堅守信念,為蜀漢鞠躬儘瘁的身影,他的精神,如同長江之水,浩浩蕩蕩,永不停息。

喜歡中國古代名人傳請大家收藏:()中國古代名人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全球迷宮:開局設計精絕古城 本命花卉普通?我能無限升級花卉 幻界藥魔 榜一姐姐等返現,年下弟弟修羅場 jojo的奇妙冒險:中國篇 龍女飛升:從封印下撿屍開始 跟宋江決裂後,我二龍山強的可怕 斷親後,我帶全村悠哉度荒年 穿書後成了狼孩 仙路漫漫,與君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