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公孫瓚_中國古代名人傳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49章 公孫瓚(2 / 2)

袁紹則派遣麴義率領八百“先登死士”為先鋒,配備強弩千張,自己親率大軍在後。

麴義曾長期在涼州與羌人作戰,熟悉對付騎兵的戰術。

他命令士兵伏於盾牌之下,待公孫瓚的騎兵衝到數十步之內時,突然起身發射強弩。

戰鬥的進程完全超出了公孫瓚的預料。

“白馬義從”雖然勇猛,但在密集的弩箭射擊下紛紛落馬,陣型瞬間崩潰。

麴義率軍趁勢反擊,斬殺公孫瓚麾下大將嚴綱,一路追擊至界橋。

公孫瓚的中軍方陣也被擊潰,三萬大軍全線敗退。

界橋之戰的失敗,不僅是軍事上的失利,更摧毀了公孫瓚的心理優勢。

他引以為傲的“白馬義從”損失慘重,從此一蹶不振;更重要的是,這場戰役讓天下人看到,這位“白馬將軍”並非不可戰勝。

此後,公孫瓚與袁紹在龍湊、巨馬水等地反複交戰,雖互有勝負,但戰略主動權逐漸落入袁紹手中。

界橋之戰的影響深遠:它打破了公孫瓚騎兵不可戰勝的神話,改變了北方的力量平衡;也讓公孫瓚的性格發生了微妙變化——從之前的勇猛果決,逐漸變得多疑保守。

他開始意識到,單純依靠武力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這為他後來構建易京防禦體係埋下了伏筆。

經曆界橋之敗後,公孫瓚的擴張勢頭受挫,他將戰略重心轉向鞏固幽州防禦,選擇在易縣今河北雄縣)修建一座巨型堡壘,取名“易京”。

這座堡壘的規模令人驚歎:“為圍塹十重,於塹裡築京,皆高五六丈,為樓其上;中塹為京,特高十丈,自居焉,積穀三百萬斛。”《後漢書·公孫瓚傳》)

公孫瓚構建易京的初衷,或許是為了打造一個堅不可摧的軍事基地,但隨著時間推移,這座堡壘逐漸變成了他逃避現實的象牙塔。

他將妻子兒女安置在中央高樓,規定“男子七歲以上不得入易京”,身邊隻留下侍女和姬妾,所有政務都通過繩子從樓上吊下來處理。

這種近乎偏執的防禦姿態,反映出他內心深處的不安全感。

在易京期間,公孫瓚的統治日益嚴苛。

他對部下猜忌加深,甚至誅殺了許多有才能的將領。

據《三國誌》記載,公孫瓚的部將田楷、單經等人因屢立戰功而受到猜忌,最終被迫投奔袁紹;長史關靖曾勸諫他“當今群雄並起,宜廣納賢才,以圖中興”,卻被公孫瓚斥為“動搖軍心”,從此無人敢再進言。

更致命的是,公孫瓚失去了對幽州各郡縣的有效控製。

他的舊部鮮於輔、閻柔等人因不滿其誅殺劉虞的行為,聯合烏桓、鮮卑部落起兵反叛,公開投靠袁紹。

袁紹趁機派遣大將顏良、文醜率軍北上,蠶食公孫瓚的領地。

到建安三年198年),除易京及周邊少數地區外,幽州大部分土地已落入袁紹之手。

麵對袁紹的全麵進攻,公孫瓚采取了消極防禦的策略。

他堅信“易京之固,天下莫及”,拒絕主動出擊,甚至對部下的求救置之不理。

有一次,部將張燕率軍來援,公孫瓚卻擔心其有異心,下令緊閉城門,導致張燕軍被袁紹擊潰。

這種自絕於人的做法,加速了他的敗亡。

建安四年199年),袁紹大軍包圍易京,開始挖掘地道進攻。

公孫瓚見大勢已去,派兒子公孫續向黑山軍求援,並約定以火光為號,內外夾擊袁紹。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但這封書信被袁紹截獲,袁紹將計就計,在約定時間點燃火把,引誘公孫瓚出城。

公孫瓚果然中計,率軍出城時遭到伏擊,損失慘重,隻得退回高樓。

建安四年三月,易京的外城被袁紹攻破,公孫瓚被困於中央高樓之上。

他站在十丈高的樓台上,望著城外密密麻麻的敵軍,或許會想起數十年前在塞外草原衝鋒陷陣的自己,想起“白馬義從”縱橫馳騁的輝煌,想起與劉虞從合作到反目的往事。

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公孫瓚展現出了一絲梟雄的決絕。

他先將妻子兒女全部殺死,然後點燃了高樓。

熊熊烈火中,這位曾經威震塞外的“白馬將軍”自焚而死,時年約四十餘歲。

他苦心經營的易京堡壘,最終成為埋葬自己的墳墓。

公孫瓚的失敗,是性格與時代共同作用的結果。

他勇猛有餘卻謀略不足,擅長戰術卻缺乏戰略眼光;他能在亂世中崛起,卻不能在權力巔峰保持清醒;他用武力征服了幽州,卻失去了人心。

正如陳壽在《三國誌》中評價的:“瓚遂驕矜,記過忘善,多所賊害,虞從事漁陽鮮於輔、齊周、騎都尉鮮於銀等,率州兵欲報瓚,以燕國閻柔素有恩信,共推柔為烏丸司馬。

柔招誘烏丸、鮮卑,得胡、漢數萬人,與瓚所置漁陽太守鄒丹戰於潞北,大破之,斬丹。”

但曆史總是複雜的。

公孫瓚雖然最終失敗,但其在抵禦外族入侵中建立的功勳,不應被遺忘。

在東漢末年中原大亂之際,正是他率領“白馬義從”一次次擊退鮮卑、烏桓的南下,守護了北方邊疆的安寧。

《後漢書》記載,在公孫瓚鎮守幽州期間,“烏桓、鮮卑不敢近塞”,這份功績足以讓他在漢末曆史中占據一席之地。

易京的火光熄滅了,但公孫瓚的故事並未就此終結。

他的“白馬義從”成為後世騎兵部隊的典範,他與劉虞的理念之爭折射出中原王朝處理民族關係的永恒難題,他從崛起至覆滅的軌跡,更是亂世梟雄命運的縮影。

千百年後,當人們漫步在河北雄縣的土地上,或許還能從易京遺址的殘垣斷壁中,窺見那位白馬將軍的身影——他曾在塞外的風沙中縱馬疾馳,曾在界橋的戰場上揮矛衝鋒,最終在自己構建的堡壘中,伴隨著烈焰走完了傳奇而悲壯的一生。

這,便是公孫瓚,一個在漢末亂世中綻放又凋零的獨特存在。

喜歡中國古代名人傳請大家收藏:()中國古代名人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從攻略美女總裁開始,成為世界首富 劍隕九霄 蜀山玄陰教主 戲神! 遲到的千年之約 吞魂魔帝 重生七零:截胡廠花後,我成科技大佬 苟出一個武道天家 重生農女發家記 大唐:請陛下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