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黃承彥_中國古代名人傳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92章 黃承彥(2 / 2)

黃承彥笑了笑:“放心,三日後,咱們早就不在這兒了。”

他轉身回到屋內,開始收拾行裝,“阿醜在信中說周瑜對孔明多有猜忌,如今赤壁之戰在即,孔明怕是會有危險。我得去柴桑一趟,看看能不能幫他一把。”

當晚,黃承彥帶著阿福,趁著夜色悄悄離開了竹院,向柴桑方向出發。

一路上,他們避開曹操的軍隊,走小路,渡江河,曆經十幾天的奔波,終於抵達柴桑。

此時的柴桑,正是戰雲密布。

孫權已下定決心與劉備聯合抗曹,周瑜被任命為左都督,率領東吳水軍,與劉備的軍隊在赤壁會師。

諸葛亮則留在柴桑,協助周瑜製定作戰計劃,卻處處受到周瑜的刁難——周瑜見諸葛亮才華遠超自己,便想借機除掉他,先是讓他在十日之內造十萬支箭,後又讓他去“借東風”,若不能完成,便以軍法處置。

黃承彥來到柴桑後,沒有直接去找諸葛亮,而是先找到了好友龐統。

龐統此時在周瑜手下擔任謀士,對周瑜的心思頗為了解。

“承彥兄,你怎麼來了?”龐統見到黃承彥,又驚又喜。

黃承彥坐下後,直接說明來意:“士元,我聽說公瑾對孔明多有猜忌,還設下了不少難題,可有此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龐統歎了口氣:“確有此事。公瑾雖有軍事才能,卻心胸狹隘,見孔明才華出眾,怕他將來成為東吳的威脅,便想借機除掉他。前幾日讓孔明造箭,孔明用‘草船借箭’之計化解;如今又讓他在三日之內借到東風,否則就要軍法從事。”

“借東風?”黃承彥皺起眉頭,“赤壁冬季多刮西北風,想要借到東南風,談何容易?公瑾這是故意為難孔明啊。”

“是啊,我勸過公瑾幾次,可他根本不聽。”龐統無奈地說,“承彥兄,你可有辦法幫孔明一把?”

黃承彥沉吟片刻,眼中閃過一絲亮光:“我倒有個主意。我早年在山中采藥時,曾研究過天氣變化,知道赤壁一帶冬季雖多刮西北風,但偶爾也會因為江麵水汽蒸騰,出現短暫的東南風。隻是具體的時間,需要仔細推算。”

他頓了頓,繼續道,“你能否幫我混入周瑜的軍營,讓我看看孔明製定的作戰地圖,再幫我收集一下最近幾日赤壁的天氣情況?”

龐統點點頭:“沒問題。我今晚就帶你去見孔明,順便把天氣資料給你帶來。”

當晚,龐統悄悄把黃承彥帶到諸葛亮的住處。諸葛亮見到黃承彥又驚又喜,連忙起身迎上前:“先生怎會在此?路途艱險,您一路辛苦了!”

黃承彥拍了拍他的肩膀,目光掃過屋內簡陋的陳設,又看向他眼下的青黑,心疼地說:“聽聞你在柴桑受了委屈,我怎能坐視不管?阿醜在江夏也日夜牽掛你,讓我務必來看看。”

諸葛亮心中一暖,將黃承彥扶到桌邊坐下,又親自為他倒了杯熱茶:“勞先生和夫人掛心了。公瑾雖有猜忌,好在我已化解了造箭之難,隻是這‘借東風’……”他話鋒一轉,眉頭微蹙,“赤壁冬季刮東南風本就罕見,公瑾限定三日,分明是不願讓我好過。”

黃承彥接過茶杯,指尖輕叩桌麵:“我已從士元口中知曉此事。你且把赤壁的地形圖和近幾日的氣象記錄給我看看,我早年研究過江域氣候,或許能算出東南風到來的時辰。”

諸葛亮連忙從案下取出一卷地圖和幾本手記,遞到黃承彥麵前。

黃承彥展開地圖,目光落在赤壁江麵的標注上,又仔細翻閱手記中記錄的風向、溫度、水汽變化,指尖在紙麵輕輕滑動,時而停頓思索,時而低聲自語。

諸葛亮和龐統站在一旁,大氣不敢出,靜靜等候。

約莫過了一個時辰,黃承彥終於抬起頭,眼中有了篤定的神色:“明日午後,江麵水汽會因晝夜溫差凝結成霧,霧散之後,氣流會發生逆轉——從酉時到亥時,必有東南風來襲,隻是風力不算強勁,若要借風縱火,需提前做好準備。”

諸葛亮聞言,猛地攥緊了拳頭,眼中閃過狂喜:“先生此言當真?若能借到東南風,赤壁之戰便有勝算了!”

“我推算過三次,誤差不會超過一個時辰。”黃承彥點頭,又補充道,“不過此事需嚴格保密,若被公瑾知曉,怕是會再生事端。你明日可在南屏山搭建祭風台,故作‘作法借風’之態,既掩人耳目,也能讓將士們信服。”

龐統也鬆了口氣,笑道:“承彥兄這一招甚妙!公瑾本就信些玄學之說,見孔明‘作法’借風,即便心生疑慮,也抓不到把柄。”

三人又商議了許久,從祭風台的搭建位置,到如何配合東吳水軍點火,再到風停後的撤退路線,一一敲定。

待黃承彥起身告辭時,已是深夜,諸葛亮親自送他到門外,輕聲道:“先生之恩,亮永世不忘。此戰若勝,定當帶阿醜來看您。”

黃承彥擺了擺手,眼中滿是期許:“我不求你報答,隻求你守住初心,莫要讓天下百姓再遭戰亂之苦。明日行事務必小心,若有變故,可讓士元來城外的竹林找我。”

次日清晨,諸葛亮依黃承彥之計,帶著數名隨從前往南屏山,搭建起高約三丈的祭風台,台上擺著香案、令牌、符紙,一派“作法”的模樣。

周瑜得知消息後,雖半信半疑,卻也派了士兵在台下監視,想看看諸葛亮究竟能玩出什麼花樣。

午後,江麵果然起了霧,霧氣彌漫,能見度不足十米。

周瑜派去的士兵回報,說諸葛亮在台上閉目靜坐,一動不動,周瑜心中愈發不屑,暗忖“不過是裝神弄鬼”。

誰知到了酉時,霧突然散了,一陣微風從江麵吹來,拂動了祭風台上的幡旗——那風竟是從東南方向來的!

士兵們驚呼出聲,連忙跑回軍營稟報周瑜。

周瑜正在帳中與將領們議事,聽聞消息後,猛地站起身,臉色驟變:“怎會如此?難道他真能呼風喚雨?”

此時的南屏山上,諸葛亮感受到越來越強的東南風,心中激動不已,知道黃承彥的推算分毫不差。

他按原定計劃,派隨從快馬前往周瑜軍營,告知“東風已至,可即刻進軍”,自己則悄悄從祭風台後側下山,避開監視的士兵,向江夏方向撤退——他早已料到,周瑜見東風到來,必會派人來殺他。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果不其然,周瑜得知東風已至,既喜又妒,當即派丁奉、徐盛二將率軍前往南屏山,務必斬殺諸葛亮。

可等二將趕到祭風台時,早已空無一人,隻留下幾麵幡旗在風中飄動。

“讓他跑了!”丁奉氣得咬牙,“快追!他肯定還沒走遠!”

二將領兵沿著山路追趕,剛到山腳,卻見前方竹林中走出一人,身著素色長衫,手持羽扇,正是黃承彥。

他攔在路中,神色平靜地說:“二位將軍請留步。孔明乃劉皇叔麾下重要謀士,如今赤壁之戰在即,殺了他,豈不是斷了孫劉聯盟的根基?公瑾若真為東吳著想,當以大局為重,而非計較個人恩怨。”

丁奉、徐盛對視一眼,麵露難色。

他們知道黃承彥在襄陽有聲望,且與龐統交好,若是強行動手,怕是不好收場。

況且黃承彥所言有理,如今東風已至,正是破曹的關鍵時候,若真殺了諸葛亮,劉備那邊必然震怒,聯盟恐會破裂。

“先生所言極是,隻是我等奉都督之命行事,若空手而回,恐難交差。”丁奉拱手道。

黃承彥笑了笑:“二位隻需回稟公瑾,說孔明已前往江夏調度兵馬,待戰後自會前來賠罪。公瑾若有疑慮,可問士元,他會為我作證。”

二將思索片刻,覺得此事可行,便率軍撤回軍營。

待他們走遠,黃承彥才鬆了口氣,轉身走進竹林——他知道,諸葛亮已安全撤離,接下來,便是要看赤壁之戰的結果了。

三日後,赤壁傳來捷報:孫劉聯軍借東南風之勢,用火攻燒毀了曹操的連環戰船,曹軍大敗,死傷無數,曹操帶著殘部向北逃竄。

消息傳到柴桑,百姓歡呼雀躍,周瑜雖心中仍有不甘,卻也不得不承認,諸葛亮的“借風”之舉,是此戰獲勝的關鍵。

黃承彥得知捷報後,沒有去見諸葛亮,而是悄悄離開了柴桑。

他站在江邊,望著向東流去的江水,心中感慨萬千——這場勝仗,雖解了當下之危,卻也隻是亂世中的一場波瀾。

劉備與孫權的聯盟,本就建立在利益之上,將來若荊州歸屬再起爭端,怕是又會兵戎相見。

“先生,咱們接下來去哪裡?回襄陽嗎?”阿福問道。

黃承彥搖了搖頭,目光望向江夏的方向:“先去江夏看看阿醜吧。她惦記孔明許久,如今勝仗已勝,也該讓她安心了。”

說罷,他踏上一葉扁舟,順著江水向東而去。

江風拂動他的長衫,遠處的天空漸漸放晴,可他心中卻隱隱覺得,這亂世的風雨,還遠遠沒有結束。

建安十六年,劉備應劉璋之邀,率軍入蜀,留諸葛亮、關羽、張飛駐守荊州。

黃承彥則帶著妻子黃氏,在江夏城外的一處山穀定居,平日裡依舊耕讀采藥,偶爾也會去荊州城看望女兒黃月英和女婿諸葛亮。

這年深秋,黃承彥正在院中晾曬草藥,忽聞院外傳來急促的馬蹄聲。

他抬頭望去,隻見一名渾身是血的士兵從馬上摔下來,掙紮著向他爬來,口中喊道:“黃先生……快……快去救趙將軍!趙將軍在長阪坡被曹軍圍困,危在旦夕!”

黃承彥心中一緊,連忙上前扶起士兵:“你慢慢說,到底發生了什麼?趙將軍為何會在長阪坡遇襲?”

原來,曹操得知劉備入蜀後,派大將曹仁率領五萬大軍突襲荊州南部,趙雲奉命率軍三千前往抵禦,卻在長阪坡中了曹仁的埋伏。

曹軍四麵合圍,趙雲雖奮勇殺敵,卻因兵力懸殊,被困在坡上的一座破廟裡,糧草和水源都已斷絕,隨時可能被曹軍攻破。

“諸葛亮先生如今在荊州城調度兵馬,一時無法脫身,特讓小人來請黃先生,您熟悉長阪坡地形,或許能想出辦法救趙將軍!”士兵說完,便因傷勢過重昏了過去。

黃承彥不敢耽擱,立刻讓妻子照料士兵,自己則帶著阿福,牽了兩匹快馬,向長阪坡方向疾馳而去。

長阪坡他早年曾去過幾次,那地方地勢險要,坡上多是密林和溝壑,易守難攻,卻也容易被困——曹仁選在此地設伏,顯然是早有準備。

一路疾馳,傍晚時分,黃承彥終於抵達長阪坡附近。

他勒住馬,躲在遠處的山坡上觀察,隻見曹軍的營帳密密麻麻地圍在破廟周圍,火把的光芒照亮了半邊天,不時傳來士兵的呐喊聲和兵器碰撞聲。

破廟的大門早已被曹軍攻破,趙雲的士兵們退守在廟內的大殿裡,憑借殘破的牆壁頑強抵抗,形勢岌岌可危。

“先生,曹軍太多了,咱們就兩個人,怎麼救趙將軍啊?”阿福看著山下的陣仗,聲音有些發顫。

黃承彥眉頭緊鎖,目光在坡上的密林和溝壑間掃過,忽然眼前一亮:“長阪坡西側有一條暗溝,是早年山洪衝刷形成的,直通破廟後的枯井——我曾在那裡避過雨,知道暗溝的入口。咱們可以從暗溝潛入破廟,再想辦法帶趙將軍突圍。”

說罷,他帶著阿福繞到長阪坡西側,在一片茂密的灌木叢中找到了暗溝的入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入口狹窄,僅容一人通過,裡麵漆黑一片,還散發著潮濕的泥土味。

黃承彥點燃隨身攜帶的火把,率先走了進去,阿福緊隨其後。

暗溝內高低不平,兩人深一腳淺一腳地往前走,不時要彎腰避開頭頂的岩石。

約莫走了半個時辰,前方終於傳來微弱的光亮——正是破廟後的枯井。

黃承彥熄滅火把,悄悄爬到井口,探頭向外望去,隻見廟內的士兵們大多已受傷,趙雲手持長槍,站在大殿中央,身上沾滿了鮮血,卻依舊眼神銳利,死死盯著門口的曹軍。

“趙將軍!”黃承彥壓低聲音喊道。

趙雲猛地回頭,看到枯井中的黃承彥,又驚又喜:“黃先生?您怎麼會在這裡?”

“我聽聞將軍被困,特來相助。”黃承彥輕聲道,“這枯井連通西側的暗溝,可通往坡外。將軍若信得過我,便帶著剩餘的士兵跟我從暗溝突圍。”

趙雲環顧四周,見手下的士兵已所剩無幾,若再堅持下去,遲早會被曹軍殲滅,當即點頭:“多謝先生!我這就下令,讓士兵們準備突圍!”

他立刻召集剩餘的士兵,交代了突圍的路線,又讓傷勢較輕的士兵斷後,掩護眾人撤退。

黃承彥則從枯井中爬出來,帶著趙雲和士兵們悄悄來到枯井旁,依次進入暗溝。

就在最後幾名士兵即將進入暗溝時,曹軍突然衝破了大殿的防線,湧了進來。

“趙雲休走!”曹仁的副將大喊著,揮刀向趙雲砍來。

趙雲回身一槍,擋住刀鋒,厲聲喝道:“先生快走!我來斷後!”

黃承彥知道趙雲武藝高強,卻也擔心他寡不敵眾,連忙喊道:“趙將軍,莫要戀戰!我在暗溝外備好馬匹,咱們速走!”

趙雲點點頭,虛晃一槍,逼退副將,轉身躍入暗溝。

曹仁的副將追到枯井旁,見暗溝漆黑幽深,不敢貿然進入,隻好派人去稟報曹仁。

等曹仁帶著士兵趕來,派人下暗溝搜查時,黃承彥和趙雲早已帶著剩餘的士兵從暗溝出口逃了出去,騎上黃承彥備好的馬匹,向荊州城方向疾馳而去。

一路奔波,次日清晨,眾人終於抵達荊州城。

諸葛亮早已在城門口等候,見到趙雲平安歸來,又看到黃承彥身上的塵土,連忙上前道謝:“先生又救了亮一命,也救了荊州一命!若非先生,子龍怕是……”

黃承彥擺了擺手,笑道:“都是為了荊州百姓,何談道謝?隻是曹仁雖退,曹操必然不會善罷甘休,你們還要多加防備才是。”

趙雲也走上前,對著黃承彥深深一揖:“先生大恩,雲沒齒難忘!將來若有差遣,雲萬死不辭!”

黃承彥扶起他,目光望向荊州城內的街道,百姓們依舊安居樂業,隻是他知道,這平靜背後,藏著多少危機。

劉備入蜀已近兩年,至今未歸,荊州的歸屬問題,早已讓孫權虎視眈眈;曹操又在北方養精蓄銳,隨時可能再次南下——荊州,就像一座架在火上的城池,遲早會被卷入新的戰亂。

“孔明,”黃承彥轉身看向諸葛亮,語氣凝重,“如今荊州三麵受敵,你需多勸玄德公,早日定下聯吳抗曹的長遠之計,莫要因蜀地的利益,忽略了荊州的安危。否則,一旦荊州有失,蜀漢的根基,怕是會動搖啊。”

諸葛亮聞言,沉默片刻,緩緩點頭:“先生所言極是。亮已多次寫信給主公,隻是主公入蜀後事務繁忙,至今未回消息。亮會再派使者前往蜀地,務必讓主公重視荊州的局勢。”

黃承彥看著他堅定的眼神,心中卻依舊有些擔憂。

他知道諸葛亮的才華,卻也知道,在這亂世之中,個人的謀略,有時終究抵不過人心的猜忌與利益的紛爭。

他隻能默默祈禱,荊州能平安無事,女兒和女婿,能在這場風雨中,守住自己的初心。

喜歡中國古代名人傳請大家收藏:()中國古代名人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重回七零:末世大佬帶飛全家 婚後才知,他暗戀我十年 你我生來高貴 我都五行廢靈根了,均衡發展很合理吧 山海源啟 團寵嬌嬌是錦鯉,白眼狼們悔斷腸 改開下崗?超級帝國!啟動 穿越少帥:三十萬北軍殺瘋了 豪門農媳有空間 碎骨墮仙,從亂葬崗爬起殺回九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