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曹休_中國古代名人傳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99章 曹休(1 / 2)

曹休,字文烈,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其家族與曹操同出一脈,皆為漢初名相曹參之後。

東漢末年,黃巾起義席卷天下,隨後董卓亂政、諸侯割據,中原大地陷入前所未有的戰亂之中。

曹休的父親在亂世初期便不幸離世,彼時的他尚是少年,卻已不得不獨自麵對生存的危機。

為躲避戰火,曹休帶著母親踏上了逃亡之路。

他深知中原地區已是兵荒馬亂,遂決定南下投奔相對安定的吳地今江浙一帶)——這一選擇並非偶然,其祖父曹鼎曾在東漢朝廷擔任吳郡太守,吳地留有曹家的舊部與人脈,或許能為他母子二人提供庇護。

從譙縣到吳地,千裡之遙,沿途不僅有饑寒交迫的折磨,更有盜匪與亂兵的威脅。

少年曹休背著母親,晝伏夜行,憑借著遠超同齡人的堅韌與智謀,竟真的抵達了吳地,在祖父舊部的幫助下得以暫避戰火。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漢獻帝於許都,“挾天子以令諸侯”,正式開啟了曹魏政權的草創之路。

此時的曹操已成為中原地區舉足輕重的諸侯,其勢力範圍不斷擴大,也逐漸成為宗室子弟投奔的核心。

遠在吳地的曹休得知這一消息後,心中燃起了歸鄉與建功立業的渴望。

他深知,唯有追隨曹操,才能在亂世中實現自身價值,也才能讓家族重振榮光。

於是,曹休再次帶著母親北上,踏上返回中原的路途。

為了儘快見到曹操,他甚至放棄了相對安全的陸路,選擇從荊州劉表的轄區乘船北上——彼時劉表與曹操雖未徹底交惡,但雙方已存嫌隙,這條路同樣充滿風險。

當曹休曆經艱險,終於在許都見到曹操時,這位早已在亂世中磨礪出沉穩氣質的少年,仍難掩激動之情。

曹操見他雖年少卻身形挺拔、眼神堅毅,又聽聞他輾轉千裡的經曆,不禁大喜過望,當著眾臣的麵稱讚道:“此吾家千裡駒也!”這是我們曹家的千裡馬啊!)

這句評價,不僅是曹操對曹休的認可,更奠定了曹休在曹魏宗室中的特殊地位。

此後,曹操將曹休留在身邊,讓他與自己的兒子曹丕一同生活、學習,待之如親生之子。

曹休也自此告彆了顛沛流離的早年生活,正式踏入曹魏的政治與軍事體係,開啟了他的戎馬生涯。

曹操對曹休的培養,始終圍繞“軍事”展開——在亂世中,唯有武力才能立足,而宗室子弟更需成為軍隊的核心力量,以穩固政權根基。

曹操麾下最精銳的部隊,便是聞名天下的“虎豹騎”。

這支部隊由天下驍勇之士組成,選拔標準極為嚴苛,“皆天下驍銳,或從百人將補之”,其統領者也多為曹操最信任的宗室子弟如曹純、曹真)。

而曹休剛加入曹魏陣營不久,便被曹操破格納入虎豹騎,擔任“宿衛”之職,負責曹操的近身護衛。

在虎豹騎中,曹休並未因“宗室身份”而懈怠,反而更加刻苦地磨練武藝與兵法。

他深知,曹操的賞識是機遇,更是壓力,唯有憑借真才實學,才能在這支精銳之師中站穩腳跟。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南征荊州,與孫劉聯軍在赤壁展開決戰。

雖然赤壁之戰曹操最終大敗,但曹休在戰役中的表現卻十分亮眼——他率領虎豹騎的一支分隊,負責保護曹操的側翼安全,多次擊退孫劉聯軍的突襲,為曹操收攏殘部、安全北撤爭取了寶貴時間。

赤壁之戰後,曹操意識到短期內難以平定南方,遂將戰略重心轉向西北,以消滅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

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親率大軍西征,曹休隨行出征,並被任命為“騎都尉”,參與前線指揮。

在渭南之戰中,馬超率領西涼鐵騎多次衝擊曹軍大陣,曹軍一度陷入被動。

此時,曹休向曹操獻策:“馬超雖勇,但西涼軍各部人心不齊,可派一支輕騎繞至其後,斷其糧道,再正麵佯攻,必能破敵。”

曹操采納了曹休的建議,命曹休率領五千輕騎,趁夜突襲西涼軍的糧道。

曹休率軍星夜兼程,不僅成功焚毀了馬超的糧草,還在返回途中設下埋伏,大敗前來追擊的西涼軍。

前線的曹軍見狀,趁機發起總攻,西涼軍因糧草斷絕、軍心渙散,瞬間崩潰。

渭南之戰的勝利,不僅奠定了曹操平定西北的基礎,也讓曹休的軍事才能得到了全軍的認可。

戰後,曹操論功行賞,升任曹休為“中領軍”——這一職位負責統領禁軍,是曹魏政權的核心軍事要職,足見曹操對曹休的信任已達到極高的程度。

在此後的數年裡,曹休始終追隨曹操南征北戰,先後參與了討伐漢中張魯、抵禦劉備北伐等戰役。

在漢中之戰中,劉備派遣張飛、馬超率軍攻打武都,試圖切斷曹軍的糧道。

當時曹軍諸將皆認為張飛兵力強盛,不宜正麵交鋒,唯有曹休冷靜分析:“張飛雖名震天下,但此次出兵過於張揚,必是虛張聲勢,其真實目的是拖延我軍,而非決戰。我軍應趁其立足未穩,迅速突破其防線,保住糧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曹休隨即率軍出擊,果然如他所料,張飛的部隊並未做好決戰準備,被曹軍擊潰。

此役過後,曹操更加看重曹休的“臨陣決斷”能力,甚至在病重期間,特意囑咐曹丕:“文烈勇而有謀,可委以重任,日後曹魏的東南防線,需靠他支撐。”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病逝於洛陽,曹丕繼承魏王之位,隨後逼迫漢獻帝禪讓,建立曹魏政權,史稱魏文帝。

曹丕即位後,對宗室子弟進行了大規模的封賞與提拔,而曹休作為曹丕的“發小”與曹操生前器重的將領,自然得到了重用。

當時,曹魏的東南方向麵臨著東吳的巨大威脅——孫權憑借長江天險,占據江東六郡,始終與曹魏處於對峙狀態,且多次派遣軍隊襲擾曹魏的揚州、徐州等地。

為了穩固東南防線,曹丕任命曹休為“鎮南將軍”,假節都督諸軍事,鎮守宛城今河南南陽),負責抵禦東吳的進攻。

曹休到任後,並未急於與東吳交戰,而是首先整頓軍紀、安撫百姓,同時加強邊境的防禦工事,形成了一套“堅壁清野、以守為攻”的防禦體係。

黃初三年222年),孫權在武昌今湖北鄂州)稱帝,建立東吳政權,公然與曹魏決裂。

曹丕大怒,決定發動對東吳的大規模進攻,史稱“洞口之戰”。


最新小说: 神算瘋玫瑰,撩得惡犬賀爺心尖寵 地球代號藍星 病弱美人太嬌軟,深陷鬼怪修羅場 水滸:從風雪山神廟開始 不是,你真的會推理啊! 聽懂毛茸茸說話,五歲奶團在大院當團寵 不婚姐姐,上司追婚 靈樞:未來序列 閃婚後,老公竟是我大學教授 記憶編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