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沒有人說武則天這樣做沒有什麼,但是現在有了大明和大秦做參考對象後,大家觀念都變了。
看事情不再是原來的家天下,而是以天下全民的好處為思考。
現在全民福利才是一個帝國是否強大的評判基礎。
大明就是世人拿來考核其他帝國的主要對象。
贏政都搞得有點鬱悶,“就不能慢點,朕已經在做了。”
“哎,做個皇帝也不容易。”
不過看到大周女帝被臣子和百姓擠兌的不堪樣子,贏政心情就變得好了起來。
武則天卻在宮裡大發雷霆,“朕已經做得夠好了,怎麼百姓和臣子的要求愈發得寸進尺?”
“把朕當提款機了。”
“既然你們這般得寸進尺,也行,那朕就放權給你們,由你們去做。”
“沒有做好,就彆怪朕拿你們殺了祭旗,以解百姓之困。”
臣子敢把黑鍋甩給她,同樣她也可以的。
直接讓大周百姓監督臣子的作為,如果臣子的作為與自己頒布的旨意不符。
便允許百姓罷免官吏,乃至審判。
武則天這道旨意公布之後,所有文武百官都驚呆了。
“這娘兒們怎麼敢………”
“是啊,沒有想到這賤人真的舍得放棄大周,那我們……”
武則天看到文武百官震驚和不敢置信的樣子,她臉上便露出了一絲冷笑。
“彆大周看得那麼重,反正這國運已經足夠朕破境武神。”
“大周能不能延續,朕無所謂。”
“朕不在意,在意的就是你們。”
袁天罡和上官婉兒沒有想到武則天竟然學會掀桌子,直接不玩了。
交給天下百姓對官吏進行審判。
這是放權給百姓和官吏,有沒有本事已經不是女帝說了算,而是百姓和官吏自己去評判。
朱由校看到大周的情報後,臉上露出了一絲不屑。
“這些臣子啊,就是心裡沒有點逼數。”
“與宗門合作,準備把甩鍋女帝。”
“他們過於自負,真以為大周離開他們,一個帝國就不能運轉了?”
諸葛臥龍道:“以前臣還有點瞧不起這位女帝,現在才知道,這位女帝也是個狠人。”
袁可立不屑道:“女帝已經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國運,其餘的利益女帝直接舍去。”
“這是文武百官和宗門對女帝判斷錯了。”
“以為女帝很在意國祚,殊不知人家要的就是一個武神而已。”
“女帝建立大周的目的已經達到了,何苦與這些人妥協?”
大秦和大周都出問題了,唯有大明國泰民安。
大明就是個局外之國,所有人都在一旁當吃瓜群眾,對兩國的事兒評頭論足。
海瑞道:“大周覆滅已經是時間問題,想來女帝沒有去妖魔界立國的想法。”
大明的人哪裡知道,女帝可是有想法的。
就是大周要滅了,她可以把大周當做嫁妝,直接做明皇的媳婦。
這也是女帝敢這樣做的原因。
一旦大周國祚不穩,她便果斷把大周打包送人。
便是朱由校都沒有想到女帝有這樣的心思。
如果女帝真的舍得把大周當嫁妝,隻怕大明所有百姓都要拍手歡迎。
大明宮裡無非添雙筷子,便平白無故地得到一個巨大的州。
大周的國土麵積是大明原來的幾十倍。
對大明而言,能不用武力統一,這是天大的好事。
何況女帝也國色天香,難得一見的大美女。
陛下賺大了。
“還是我大明的陛下厲害,隨便出手就讓九州所有帝國都跪了。”
“是啊,大秦和大周都有點亂。”
“九州的武者更是心向大明,恨不得大明現在就滅了大秦和大周。”
“你們不知道的還有多得很,大周女帝現在都被文武百官快要逼瘋了。”
“這女人直接掀桌子不乾,讓百姓監督自己的父母官。”
“甩鍋不成反被打!”
“這些官啊,也隻有大明的才是合格的。”
“其他國家的官都沒幾個是好東西。”
“我大明是因為有聖明君主在,我大明的官敢亂來麼?”
“這是皇帝不給力。”
“才會讓臣子倒反天罡。”
對於文武百官甩天子,在大明這裡就是大逆不道。
以前大明也出現過類似情況,都被當今天子乾脆利落地全殺了。
這才有現在的盛世大明。
換作天子繼位初期,大明是什麼日子,現在是什麼日子。
大部分百姓都比誰清楚。
“我大明統一九州,乃是大勢所趨。”
“不是其他帝國所能抗衡的天道大勢。”
在大明百姓看來,九州真龍天子有且隻有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