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帝王都沒有資格和自家皇帝爭,雙方不在一個檔位。
下朝回來的海瑞,就喜歡在民間聽百姓的議論,覺得這才是一個帝國好不好的標準。
“嘿嘿,我大明當然強,要是不強,又如何有今天的成就?”
“要是不強,我大明現在能人人如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海瑞看起來就是個尋常百姓,甚至與不少在酒館裡的客人爭辯個臉紅脖粗。
如果失敗了,海瑞表現出來的是百姓慣有的心態。
回到府邸後,卻開心無比。
大明百姓都是高素質的文化人,沒有一個是文盲。
以前老一批的文盲百姓都已經不在,活著的都是有悟性有天賦的人。
這批人還不少。
不少百姓年紀雖然大,但人家天賦好,隻是沒有機會接觸修煉。
朱由校推行武道,提供各類福利,尤其針對這一批百姓。
朱由校沒少砸錢,如今這群人卻成了大明堅定的擁護者。
大部分人都已經是陸地神仙或神通境。
後麵出生的孩子就更厲害了,天賦都得到了優化。
尤其解決溫飽問題,又推廣武道和免費教育後,大明的文化已經徹底普及。
再也沒有所謂的士,現在大明的士,是屬於國家國寶,而不是以前那些所謂的士紳。
如果按照以前的士紳劃分,大明全是士紳。
大明花了百年的時間提高百姓的文化,徹底解決了大明文盲。
大明現在沒有文盲,都是文化分子。
所謂的官吏以及所謂的士紳在大明已經消失,沒有人說自己是士,高人一等。
這也是王陽明、海瑞覺得這輩子值了的原因。
從來沒有解決這個問題,天子卻花了百年徹底消除文盲。
這份毅力和意誌,沒有一個大臣敢說。
尤其百姓的擁護和忠誠,他們這些做官的人都有點怕。
雖然大明執行言論自由,但是自由也是有限製的。
天子不在意民間所謂的有識之士輿論,百姓卻在意得很。
不容許有人說天子不好,誹謗天子。
每次聽到這樣的人暗地裡罵天子的人,第二天就屍首分離。
老百姓自發地殺了這類人,衙門裡麵的衙役或捕快,隻要知道是誹謗天子的。
他們做事都不認真,就是知道是誰,也裝作不知道,調查不出來。
上官不論如何施壓都沒用,沒人理會。
明知道這樣做影響不好,並非天子的意思,但是百姓就是這樣做了。
海瑞以前還上書天子,公布一下自己的態度。
朱由校也公布了,解釋大明的言論是自由的,隻要不危害國家安全,是在允許之內。
可惜沒有效果,百姓什麼都聽天子的,就是不容許有人誹謗天子,違背天子的意思。
這種事情,朱由校不可能去懲罰這樣忠於自己的臣民。
他又不是腦子進水破壞。
雖然覺得有點過,但卻不會較真。
王陽明歎道:“民心啊,所謂的擔憂都是扯淡。”
“天子做得好,百姓擁護,還要去發泄自己的不滿。”
“這類人是沒有良心的,百姓殺了他們,底層的執法人員卻非常配合以及掩護。”
海瑞道:“是啊,以前我還有點傻,覺得不合規矩。”
“如今卻懂了。”
“既然老百姓都恨這類人,說明這類人是真的該死。”
“這是吃著帝國的飯,端著天子的碗,卻要砸大明的鍋。”
“如老百姓說的那樣,都是一群沒良心的白眼狼。”
“這樣的人死多少,他們都不在意。”
狄仁傑笑道:“順應民心才是王道。”
“百姓都恨這樣的人,說明這些人的確有取死之道。”
“就是我,一般審理這樣的案情,想要去調查都沒法。”
“從上到下都沒有一個支持的。”
“不秉公執法有錯,秉公執法也有錯。”
“沒有人支持,我一個人能調查什麼?”
“明知道是那些百姓乾的,但是所有人都在維護和保護,根本不給證據。”
“最震撼的是,這些百姓不怕死。”
海瑞歎道:“你當時要是真的秉公執法,隻怕你這個官就做到頭了。”
“多少官吏都會針對你,甚至暗中弄死你。”
包拯道:“平心而論,這是陛下允許的,也是合法的,不過卻違背了民意。”
“就我個人而言,我也覺得這些人該死,隻是人家沒有違法而死,有點屈。”
袁可立冷笑道:“老夫倒是覺得乾得好,陛下給臉,他們卻不懂得尊重,不懂得愛惜。”
“如此大好盛世,卻在掣肘帝國的發展,影響帝國政治穩定。”
“這群人就該死,陛下給出言論自由,是讓國民建言獻策,而不是利用這個漏洞來誹謗。”
喜歡重生大明:帝王的雕刻術請大家收藏:()重生大明:帝王的雕刻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