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怕,更像是有意為之啊!
那位公子,就是要借著這次失敗,先趁機發難降罪蕩平江湖,而後將黑暗中的對頭連根拔起?
這實在太恐怖了。
無論手段還是狠厲的作風,都可怕得遠超想象,就算比起曾經的陛下,也已經不分伯仲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七公子,當真有如此恐怖?
哪怕經曆諸多大事,推測到這種真相,章邯還是被驚得瞪圓雙眼,一時間難以相信!
他很難接受。
墨家巨子被劫掠的背後,居然會藏著這種真相!?
眼底掠過章邯的驚訝震動,始皇帝始終眼眸平靜,仿佛不過看見尋常反應,也理當如此。
在曆經三十餘年的掌控天下之後,始皇帝的眼界和權術,已經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空前絕後的霸氣之言,絕非是世人想象的狂妄自大。
無論人心還是種種陰謀,在他的眼裡,都如清泉遊魚,一眼就看得真切無比。
縱然滿朝文武奇才眾多,也不過俗人而已。
在經曆過無數波折和風口浪尖的磨礪之後,始皇帝做到了一統天下的千古霸業,成就帝、皇之名,注定他已經超脫世人的俗見層次。
文治武功,非世人能夠想象。
所謂陰謀暗鬥,在他眼裡,也不過孩童兒戲。
章邯無法看清這一切,也不敢猜想背後真相,實在太過正常,隻因章邯始終不過一介武將,眼界還是頗有局限。
始皇帝卻大不相同。
早在征伐六國之時,他僅僅通過各地軍報,就能指揮掌控全局,雖然帶兵打仗有諸多名將帥才,但掌控天下軍機謀不的,僅僅是他一人!
整個天下的征伐,尚且在千裡之外一言決斷。
區區爭鬥權術,又何足道哉?
始皇帝一眼就看透此事的蹊蹺,所謂的失敗,也被他徹底看透,唯有贏戰的果決作風,還有那一往無前的霸氣,才令他感到一絲欣慰。
終於,這個孩子展露出了王者之氣。
常人眼裡的成敗得失,不過是一時高低,可若是能以此布局,掌控著今後的局勢,借此強勢出手,這才是真正的眼界。
江湖?
在絕對的實力和權勢麵前,江湖不過一盤散沙。
整個天下,都歸大秦所有,何況區區江湖宗門,一令既出,叛逆之罪便是天罰!
這種果決和狠厲,才該是帝王應有的風範。
就算扶蘇身為長子,更早參與朝堂議事,也更多接觸過決斷大事的機會,或許也略遜一籌。
始皇帝對所謂失敗猜得七七八八,心裡清楚得宛如明鏡,至於這次劫車的背後真相,他也已看透八分有餘。
不過是臣子間的博弈罷了,輸贏全憑本事。
無論鬨得多大動靜,無人敢於對大秦心存不軌,在這種前提下,任何的鬥爭都不足為奇。
相比於這小小的權術陰謀,他更好奇,戰兒要如何蕩平江湖,將來又要如何借此發難,對幕後之人還擊?
幾次出手,戰兒已經顯露不俗文武造詣,麵對著世人談之色變的朝堂暗流,又能做到何種程度?
沉吟靜坐,於九階之上俯瞰大殿的始皇帝眼裡期待。
一言震懾章邯,萬般波瀾消散眼前。
“此事無需再議,你也不可插手。”
章邯聞聲萬般臣服,做禮身子更低幾分。
“遵命!”
就在萬事沉寂的時候,殿門外再響通傳聲。
“啟稟陛下,扶蘇公子求見!”
扶蘇?
聽聞求見之人,章邯心裡一愣。
扶蘇公子近來很少進宮,自從學宮事件之後,似乎大為改變,不再整日將儒家仁治掛在嘴邊。
為何,突然在今日要求見陛下?
難道,是這位公子聽聞儒家歸服,又有什麼新的想法?
忐忑揣摩的時候,始皇帝的沉聲已經傳響。
“宣。”
威嚴的聲音還是聽不出喜怒,常人根本無法揣測始皇帝的心情。
隨著沉聲回蕩,鹹陽宮門開啟。
一身絲織長衫的扶蘇公子穩步踏入,徐徐前行溫文爾雅,氣度和舉止總是那麼完美,幾乎無可挑剔。
立於九階之下,雙手做禮。
“兒臣,參見父皇。”
始皇帝俯瞰出聲,眼裡也有幾分溫和。
“扶蘇,你前來覲見,所為何事?”
知曉東海事變,又有儒家臣服的收獲感,始皇帝明顯寬容不少,似乎心情不錯,對於往日不厭其煩的扶蘇,也多了幾分耐心和期待。
無論如何,扶蘇終究是長子,在這些兒子之中,也是最為沉穩仁厚的一位,雖說身為君王還有欠缺,但也是可造之材。
喜歡重生大明:帝王的雕刻術請大家收藏:()重生大明:帝王的雕刻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