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吼~~”
金輪法王發出野獸般的嘶吼。
激戰至今,他已徹底走火入魔,不顧一切的激發身體潛能,看似筋肉鼓脹力大無窮,實則近乎油儘燈枯。
寶瓶大氣功被王小石破去,段天涯在他後背砍了一刀,令狐衝在他胸前刺了兩劍,不過傷口都不算深。
按理來說,橫練氣功最怕見血,所謂虎嘯金鐘罩,龍吟鐵布衫,最怕血炸一條龍,見血會導致氣血一瀉千裡。
金輪法王卻不在乎見血,無論是護體罡氣被斬破,還是身上的傷痕,全部都不在意,氣力甚至變得越來越強。
令狐衝持劍刺入金輪法王體內,隻覺得那不是血肉,而是一大塊盤曲虯結的樹根,肌肉甚至能夾住劍鋒。
“啊!殺!我要殺了你!”
金輪法王的氣力再次提升,這是身體油儘燈枯前的回光返照,也是龍象般若功能夠造成的,最後一次爆發。
蕭秋水持劍而立,這一次他沒有選擇防禦或者卸力,而是主動進攻。
以攻對攻,以強對強,兩人頃刻之間對了五六招,金輪法王隻攻不守,力如龍象,竟然把蕭秋水迫退數步。
城牆之上忽然傳來了聲樂。
最先傳來的是幽幽的笛聲,悠悠嫋嫋,長天一色,血染碧霄,緊跟著是幽咽的二胡,淒婉哀怨,催人淚下。
就在笛聲和二胡到了低沉之時,忽然又有鏗鏘有力的笛聲傳來,好似千軍萬馬奔馳而來,恍若雷霆轟鳴。
“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發生!”
笛子、二胡、瑤琴,共同奏響辛棄疾的名作,既有壯誌難酬的哀婉,又有長槍大戟、馬鳴蕭蕭的肅殺壯烈!
當年宋武帝劉裕出征北魏,辛棄疾重病纏身,命不久矣,回光返照寫下詩詞抒發誌向,鼓舞劉裕的戰意。
病榻之人自是心有不甘,但蕭秋水正是少年熱血,一往無前,感受到的是挑燈看劍,弓如霹靂的壯誌豪情。
奏樂之人不是彆個,正是蕭秋水前番跌入民居,遇到的“三才劍客”。
“笛劍”江秀音!
“琴劍”溫豔陽!
“胡劍”登雕梁!
三人喜好音律,淡泊名利,與百裡去惡是好友,受百裡去惡之托,為天意四象決找尋心懷天下蒼生的俠客。
三人四處閒逛,無意之間到了焉耆都護府,聽聞有數位俠客主動幫助朝廷守城,便考察幾番,恰好看到金輪法王和蕭秋水的激戰,心說正是此人。
或許天下有比蕭秋水更合適的,但他們沒有遇到,既然遇到了,那就說明有緣法,便以音律傳授神功秘籍。
聽到三人的合奏,蕭秋水隻覺得元神出竅,把握天地自然、風火雷電。
罡風在蕭秋水背後凝聚,本是無形無相的風,變得有形有質,逐步凝成一尊一丈多高,眉目清晰的風神法相。
不同於百裡去惡,蕭秋水的風神法相竟然是與自身融合,好似穿上一件罡風鎧甲,法相手中亦是持握寶劍。
這不是風神怒,而是風神劍。
風無相。
可以是暮春三月的暖風,可以是毀天滅地的颶風,可以為人送去夏日夜晚的清涼,也能夠掀起滔天巨浪。
可以是狂風,怒風,冷風,寒風,疾風,暴風,也可以是清風,柔風,和風,暖風,微風,惠風,熏風。
可以是風卷殘雲,風刀霜劍,狂風暴雨,風急浪湧,也可以是清風徐來,惠風和暢,風動千鈴,回風舞雪。
心怎麼變,劍就能夠怎麼變。
無形無相的風,千變萬化的劍。
蕭秋水的劍氣散入風中,混合著大漠狂沙、炎炎烈日,有形有質,卻又無跡可尋、無處不在、無所不至。
“鏘!”
琴聲突變,劍發琴音。
蕭秋水隻覺得胸中滿腔熱血,儘數噴湧出來,化為無窮無儘的戰意。
風神怒!
伴隨著一聲怒吼,風神法相揮灑漫天狂風,金輪法王混亂的腦海,出現一絲清明,扭曲的嘴角擠出一絲笑意。
金輪法王雙手交叉,兩拇指伸豎指端相觸,二食指中節直豎,以兩食指拖拇指,小指、無名指、中指相互交叉,以襯拇指和食指,結阿陀定印。
阿陀定印,是引導眾生往生極樂的手印,代表了無量光,無量壽。
金輪法王結此手印,並非是要與蕭秋水搏命,而是在生命終結之時,終於體悟到了佛法,看到了自己的心魔。
“龍象大力,般若佛法!”
“老衲悟了!”
金輪法王露出大徹大悟的笑容,任憑風沙吹拂自己的身軀,待到漫天風沙儘數散去,金輪法王消失在世間。
李瑾瑜歎道:“卻將紛飛之心,以究紛飛之處,究之無處,則紛飛之念何存?返究究心,則能究之心安在?
龍象般若功,不愧是密宗護法神功,外練體魄,內修佛法,若是能領悟般若禪機,氣力便能夠隨心控製。
既是搬山填海龍象大力,又能清風拂柳不染塵埃,一羽不能加,蚊蟲不能落,可惜無緣得見十三重神功!”
李瑾瑜說的“紛飛之心”,實際上是般若掌的精要,能照之智本空,所緣之境亦寂,寂而非寂者,蓋無能寂之人也,照而非照者,蓋無所照之境也。
密宗活佛給予金輪法王的啟示,也是要他領悟般若佛法,心慮安然。
隻可惜萬事萬物皆有緣法,金輪法王終歸還是選擇了龍象大力,對於佛法反倒失了領悟,但這事兒也怪活佛。
把事情說清楚了不行麼?
非要給出模糊的啟示,讓人根據啟示猜測該怎麼做,以此來確認雙方是否有緣法,當真是高人不走尋常路。
人家是佛門高僧,內心究竟在想什麼東西,李瑾瑜是不知道的。
李瑾瑜也不想知道。
猜老和尚的心思有什麼意思?
猜出來又有什麼意義?
對於這種高深莫測的和尚,李瑾瑜向來都是敬而遠之,寧願和魔教教主玉羅刹做交易,也絕不會去找尋活佛。
防不勝防啊!
太危險了啊!
這種修為高深的老和尚,就該早日破碎金剛,留下活佛法身,如果真的有那一天,李瑾瑜肯定會去恭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