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東大,沒有哪個國家能造出性能如此恐怖的戰機。
一個多小時後,張二標和韓彩雲有驚無險地返回了阿泰空軍基地,在著陸的時候,他們二人都差點衝到跑道外麵去了,有驚無險。
高分辨率拍攝的照片如果通過數據鏈進行傳輸的話,因為速率限製,時間很長,反而沒有等飛機回來直接進行解讀來得快。
兩架殲8FR拍攝到的照片被迅速洗出來,第一時間送到了李乾的辦公桌上。
饒是李乾他們不是農業專家,在看了照片之後,也知道哈薩克斯坦黑土區的農作物情況有多糟糕了。
毫不誇張地說,這個地區的小麥生長情況比烏克蘭平原的還要嚴重!
一畝地能存活下來0.5分地的小麥,那都算是老天開眼了。
張二標拍攝的照片顯示,小麥田裡,有許多人在搶救小麥,然而,在如此暴雪嚴寒的情況下,所有的搶救措施都是徒勞無功的。
等到了夜裡,章世平教授到了,他把他的團隊帶了過來。
李乾把搜集到的關於烏克蘭平原、哈薩克斯坦黑土區的農作物情報,全部擺在了長條會議桌上,請章世平教授進行研判。
當晚,章世平教授帶著他的團隊通宵達旦地工作。
淩晨5點的時候,陸近山到了。
他在京城安排好工作後,才乘坐軍機冒著大雪飛到了阿泰空軍基地,是九死一生。
李乾一直在辦公室裡待著,古道風把陸近山領進來的時候,他的辦公室裡就隻有他一個人了。
陸近山的身上都是未融化掉的積雪,他把大衣脫了掛在門邊的衣架上,隨即把隨身攜帶的公文包打開,取出一個厚厚的檔案袋遞給李乾。
他道,“我等林羅恒那邊的情況到了才過來的,你先看老羅送回來的情報。”
林羅恒常駐莫斯科,表麵身份是外交人員,實際上是情報局放在莫斯科的情報人員主管,他在莫斯科經營了多條很重要的情報線,戰略價值很大。
李乾看完林羅恒緊急發回來的情報,緩緩坐下來,陷入了沉思。
蘇聯的糧食儲備隻有三個月。
僅僅三個月。
換言之,如果烏克蘭平原、哈薩克斯坦黑土區小麥歉收,蘇聯人民三個月後就得餓肚子。
四年前,蘇聯遭遇了類似的情況,那一次是蝗蟲災害和農作物病災,西方國家恨不得蘇聯人都餓死,是東大在關鍵時刻伸出了援手。
而現在,如果蘇聯再一次爆發糧食危機,東大還會不會伸出援手?
答案是肯定會。
東大這幾年的農業技術發展很快,而且把糧食安全提升到了國家第一戰略的高度,搞出了21億畝農田麵積紅線,比另一時空的18億畝多了整整3億畝。
章世平搞出來的雜交水稻,使得畝產量從800斤提升到了1200斤。
如此以來,北方地區許多地方有更多的地方種植了小麥。
糧食安全是國家的第一戰略性安全要素。
到了今年,東大的糧食儲備是三年!
是蘇聯的整整12倍!
哪怕三年裡一粒稻穀都收不上來,全國人民也餓不死。
要知道,東大有10億人,而蘇聯才3億多。
可以這麼說,如果蘇聯再次爆發糧食危機,能救蘇聯的就隻有東大和美國。
然而這一次,蘇聯人不會再接受用工業換糧食的方案了,因為他們要把遠東地區奪回來。
糧食危機一爆發,巴裡亞政府肯定會引導國內輿論集中在遠東地區,引導到東大身上。
在洶湧的民意之下,巴裡亞政府能夠輕鬆地完成全國戰爭總動員,對東大發起侵略戰爭。
奪取糧食,奪回遠東地區。
當次日早上,章世平把分析報告放到李乾手裡,說,“李師長,烏克蘭平原和哈薩克斯坦黑土區的秋小麥沒有希望了,這是我的結論,我已經在報告上署名。”
李乾頓時懊悔不已。
他後悔的是,此前不應該跑去莫斯科和索布恰克談對日作戰,現在,巴利亞政府知道東大要對日本動手,對他們來說,這是奪回遠東地區的一個極好的機會。
一旦糧食危機爆發,空前團結起來的蘇聯,會迸發出巨大的能量。
李乾看向依然還在呼啦啦降雪的天空,不得不感慨一句,人算不如天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