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不想永明城邦的百姓被迫去拾橡子充饑。”
“所以我才要如此煞費苦心地向大家推薦土豆,”
“就是希望你們能認識到,它成為穀物的補充,甚至成為主糧的巨大潛力。”
“希望以後,隨著永明城的發展,你們都能儘可能地幫助政府推廣土豆。”
“我敢斷言,以土豆的產量和環境適應能力,隻要能被民眾廣泛接受,”
“就一定可以讓饑荒成為曆史!”
這一番話,又把整桌人給震到了,好一會兒都沒人說話。
剛才闖禍的朝鮮少女這次長了記性,雖然做不到無視李國助的話,但總算沒再走神。
“原來是唐代詩人的傑作啊!”
三浦按針突然感慨地說道,
“據我所知,唐代是中國曆史上繼漢朝之後,最強盛的一個朝代。”
“其對世界的影響是空前絕後的,以至於世界上很多國家至今仍把華人稱為唐人。”
“日本就深受唐朝文化影響,在日華人的聚居地也被稱作唐人屋敷。”
“想不到這樣一個強盛的帝國,竟然也會有腐敗的官僚,”
“竟然也會有貧弱的老人被腐敗官僚逼得靠橡子維生……”
李國助莞爾一笑,說道:
“皮日休是晚唐詩人,他在世時的唐朝已是行將就木,不複往日的榮耀了。”
看見朝鮮少女又給自己斟滿了酒,他便又喝了一口,繼續說道,
“其實就算是在盛唐之世,也依然有人被迫以橡子為糧。”
“盛唐時期的詩聖杜甫,就是這樣一個人。”
“他一生貧苦,最窮的時候,甚至有一個幼子都被活活餓死了。”
“在他的《乾元中寓居同穀縣作歌七首》中,”
“就有一首寫到了自己被迫撿拾橡子充饑的淒慘境遇。”
他醞釀了片刻,居然又聲情並茂地吟起詩來,
“有客有客字子美,白頭亂發垂過耳。”
“歲拾橡栗隨狙公,天寒日暮山穀裡。”
“中原無書歸不得,手腳凍皴皮肉死。”
“嗚呼一歌兮歌已哀,悲風為我從天來!”
吟罷,他將杯中剩下的酒一飲而儘,繼續說道,
“唐朝滅亡至今,已有709年。”
“然而中國的社會製度在這七百多年裡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變化,”
“整個民族反而失去了漢唐雄風,變的越來越文弱,越來越不思進取。”
“所以不難想見,當今中國肯定還有不少人過著這種撿拾橡子為生的悲慘生活。”
“為了將來的永明城邦不再出現這樣的人間悲劇,”
“我不希望永明城邦也成為一個以農業為經濟命脈的君主製國家。”
“所以我有心參考歐洲的共和製和重商主義,來構建永明城邦的社會製度。”
說到這裡,李國助突然眼神熱切地看著三浦按針,
“老師,如果永明城邦能成為一個共和製的工商業國家的話,”
“你覺得,我們能消滅饑荒嗎?”
“啊這……”
三浦按針一時竟不知該如何作答。
過了好一會,他才垂首欠身道:
“很抱歉,小少爺,這個問題我恐怕回答不了你……”
喜歡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請大家收藏:()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