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完後,天已經完全黑了,他便帶著天文觀測委員會的人上岸,
在沿岸多處地點觀測月球相對於某些星座在天空中的角距離、方位角等角度信息,
及當地的大致緯度,並精確記錄觀測的具體時刻。
因為不同時刻從地球上特定地點觀測,月球相對其他天體的視位置是不同的,
所以月球與這些參考天體的角距離變化,是計算經度的基本依據。
眾人一直觀測到晚上十點才返回船上休息。
第二天一早,李國助就起來帶人丈量了雅蘭河口西岸的土地,還測了東岸山體的高度。
測完後,他心裡對雅蘭堡的位置和尺寸就已經有了初步規劃,
甚至還準備在東岸的山頂建一座碉堡,可以隔河對雅蘭堡形成火力支援。
這是他從荷蘭人在台灣建的熱蘭遮城那裡得來的靈感。
在熱蘭遮城背靠的山丘上,有一座烏得勒支堡,居高臨下地守護著熱蘭遮城。
儘管這座山上的碉堡後來成了鄭成功攻克熱蘭遮城的突破口。
但李國助還是非常認可這種用山上的小碉堡守護山下要塞的防禦布局。
做完這些測量後,李國助就下令船隊起錨,駛出海藻灣。
繞過灣口東南角,船就算到了錫霍特山脈的東麓。
從此開始,一路沿岸向北航行,即可到達目的地。
不過當天航行到黃昏之時,李國助終於意識到一個嚴重的問題,
就是帆船逆風航行得走“之”字形路線才能前進,這在航海上,叫做搶風。
風作用在帆上產生的壓力差所形成的力並非完全與帆船航行方向一致,
但通過調整帆的角度,可以將這個力分解為一個推動帆船向前的分力和一個側向分力。
側向分力可以通過舵等部件的控製來平衡,使得帆船能在向前分力的作用下實現前行。
逆風航行時,由於風是從帆船的前方吹來,導致帆船無法直接朝著目標方向直線前進。
這時以“之”字形路線航行,就是一種調整向前分力的有效方法。
但這樣行船的話,必然會使實際航程增加。
也是李國助航海實踐太少,雖然跟著廉司南學了三年,還是太欠缺經驗。
所以才會忽視了這麼重要的事情。
現在的問題是,他不知道戧風航行大致會增加多少航程。
想到黃昭作為少年舟師應該經驗比較豐富,便問道:
“黃大哥,小弟請教你個事。”
“如果咱們一路都不得不搶風航行的話,大約會增加多少航程?”
“少則增加十之五六,多則增加一倍左右。”
黃昭不假思索地答道,並且解釋起來,
“這主要取決於風向與航線的夾角大小。”
“夾角越大,‘之’字形路線就越曲折,航程增加得也就越多。”
喜歡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請大家收藏:()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