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漂浮在海麵上的木筏殘骸中,李國助至少看到了十麵白邊紅底金龍箭頭旗。
這說明他之前的推測是正確的,四百建州兵裡果然有鑲紅旗的人馬,還可能占了一半。
據他前世研究,1614年擄掠雅蘭路和錫林路庫爾喀人的五百建州兵似乎也是兩紅旗的人馬。
也許正是因為他們上次的戰績,野豬皮才會派他們到這麼遠的地方來擄掠庫爾喀人。
可惜對於這次出海抓捕庫爾喀人的事件,史料上隻說野豬皮派了四百兵,沒有說是哪個旗的,也沒說是由誰帶領的。
現在雖然證明了他們是兩紅旗的人馬,卻還是不知道領兵的是誰,有沒有大人物在裡麵。
不過既然隻有四百人,隻比一個牛錄多了一百人,且可能是兩紅旗各占一半,
那領兵的多半也就是兩個牛錄額真吧,隻能算是八旗裡的基層軍官。
但這場降維打擊式的海戰結果還是很賺的。
因為李國助注意到,船上的建州兵披的都是重甲。
這可能是因為他們要對付的,是數量比他們多出十幾數十倍的東海女真人。
隻有全員披重甲,才能保證他們對這些人形成降維打擊。
而薩爾滸之前,整個八旗裡能裝備得起重甲的撐死也到不了五千人,可謂是精銳中的精銳。
這一下連人帶甲就被全殲了四百,對李國助來說,難道還不是血賺嗎?
都是說八旗滿萬不可敵,其實在與大明的戰爭中,損失是一直都有的。
到1634年的時候,牛錄額真被皇太極改成了牛錄章京,
一個牛錄的人數還變少了,平均起來每牛錄減到了280人。
現代一些清吹都快把八旗兵吹成人均美國隊長了。
如今看來,也不過是血肉之軀,就算披著三重甲,挨上一炮也得粉身碎骨。
海麵上殘留了幾張沒有被炮打散,或被船撞碎的木筏,離近了看還挺大,
目測約有5米寬,8米長,40平米的樣子,怪不得承載20人還不顯得擁擠。
如果每張木筏都載了20人的話,那麼20張木筏正好能載400人。
那就說明四百建州兵應該已經全軍覆滅。
就算沒全滅,留在岸上的應該也沒幾個人了,八成就是那兩個牛錄額真。
格布特島離大陸最近的地方,大約也就是20多公裡。
那幾個漏網之魚站在高處的話,應該是能看到剛才那場海戰的。
李國助本想命令仁王號靠岸,派人登陸去搜索一下。
但轉念一想,就算有漏網之魚,就算被他們看到了,又能如何?
反正他們也不知道是誰乾的。
再說人家也不傻,等不到你船靠岸,肯定早就跑沒影了。
於是他又把到嘴邊的話咽了下去,目光重新落在了船下那張還算完整的木筏之上。
他料到建奴造不出像樣的船隻渡海,卻沒想到他們連舢板船都造不出來。
居然紮些木筏就敢穿著重甲橫渡二十多公裡的海峽!還真是活該被全殲啊。
當然他們也是萬萬沒料到,竟會有炮艦好巧不巧地來到這極北之地,
就像他們做夢都想不到,會有穿越者正巧知道他們這段不起眼的曆史一樣。
李國助也就是想來碰碰運氣,也沒想到會如此順利,居然正巧在他們渡海登島之時趕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