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李國助,在場唯二對蒸汽機的潛力有所體會和認知的隻有高貫和林翌。
畢竟目前那台唯一的樣機,就在高貫的鐵匠工坊,
其給鍛造帶來的效率提升,他可是深有體會的。
而林翌既然要籌辦蒸汽機廠,則對其應用前景必然也是有所認知的。
不過認識不到蒸汽機的潛力,並不代表大家就不能接受廉司南的生祠擁有“仁王”之名。
畢竟大家都知道,廉司南是李國助的老師。
小當家要給自己的老師立生祠,還要給他牛逼的名號,也是人之常情。
誰敢在這個上麵提出反對意見,就是給自己找不痛快。
誰都不是傻子,既然都已經支持給廉司南立生祠了,何不好事做到底,送佛送到西?
於是大家都紛紛稱讚李國助這個生祠名取的極好。
“既然如此,兩位先生的生祠名號就這麼定了。”
李國助喜笑顏開地說道,然後又笑問黃昭,
“黃大哥,你覺得給兩位先生立生祠的事情,我們還有什麼疏漏嗎?”
黃昭沉吟片刻,搖頭道:“我一時也想不到了,十之八九我們應該都做到了。”
“好,那這件事就說到這裡了。”
李國助麵對眾人,朗聲宣布道,
“接下來我們來說第八件事,討論開拓朝鮮市場的事情。”
“這也是我們本次會議的最後一個議題。”
他掃視了一下坐在第一排的眾委員會主任,接著說道,
“我先來說一下咱們開拓朝鮮市場的目的。”
“首先,咱們開拓朝鮮市場的重點,將在平安道和鹹鏡道……”
“為何是平安道和鹹鏡道?”
李德突然開口打斷了李國助,臉上寫滿了困惑,這是他失態打斷李國助說話的原因,
“平安道也就是罷了,鹹鏡道卻是朝鮮最不受待見的地方,可謂是窮得叮當響,”
“平安道雖比鹹鏡道好不少,但總體上在朝鮮八道裡也算不得富裕。”
“不知小當家為何要把開拓朝鮮市場的重點,放在這兩個地區呢?”
“這就是我後麵重點要說的事情。”
被李德打斷發言,李國助也不生氣,反而耐心地解釋起來,
“其實開拓這兩個地區的市場還是說的太籠統了。”
“確切地說,我們開拓朝鮮市場的重點在鴨綠江和豆滿江沿岸。”
“因為我希望能夠把鴨綠江和豆滿江沿岸建成一個高效接應遼東難民的通道。”
“隻有這樣,我們南海邊地公司才能在明金戰爭打響以後,”
“從逃亡朝鮮的遼東難民中快速獲取大量優質的人口和勞動力。”
“所以我希望,代表公司進入朝鮮的人能夠取得鴨綠江和豆滿江沿岸經濟的主導地位,”
“進而建立足夠完善的設施,幫助公司高效地接應逃亡朝鮮的遼東難民。”
喜歡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請大家收藏:()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