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你,就不會有如今的南海邊地公司,更不會有未來的永明城邦。”
“呃……也沒什麼,主要是太忙了,等以後有時間了再慢慢畫。”
李國助撓了撓頭,趕忙找理由搪塞了過去,最後還呲牙一笑。
“咦,牌匾呢?你的生祠為什麼沒有牌匾,沒有祠名。”
廉司南突然問道,抬頭看著李國助的長生牌位上方,那空空如也的懸掛牌匾的位置。
“呃……我這就是立了個長生牌位,還不算立生祠呢。”
李國助繼續搪塞道。
“是啊,是啊,小小年紀立長生牌位都已經過分了,哪敢再立生祠?會折壽的。”
李旦也趕忙替兒子解圍道。
……
1617年8月31日,萬曆四十五年八月初一。
李國助按計劃,從金角灣出發,返回平戶。
與他一起出發的,還有李旦、翁翊皇、廉司南、考克斯,
及李德夫婦、黃昭夫婦、楊經夫婦、李英夫婦四對新人。
他們是在七夕當天,與其他六位落選,卻求婚成功的人一起舉辦的集體婚禮。
李國助、李旦等人乘坐的是仁王號,
同往平戶的還有洪升那艘老閘船,
上麵裝載著考克斯收購的300擔柞蠶生絲和1000匹成品絲綢。
這次回去,李國助會一直等過完元宵節才會考慮回來。
所以永明要塞的一應事務就全要靠顏思齊打理了。
實際上顏思齊從一開始就相當於南海邊地公司的總裁,是真正掌握實權的人。
如果李旦不管事的話,李國助就算是董事長,有召開董事會的權力,
但一般隻會著眼於大局,不會參與公司的具體運營事務。
現在好像隻有首席執行官ceo的人選還不夠明確,
似乎是楊天生,但好像也可以是李俊臣。
反正這個職務在公司的曆史上出現的比總裁晚,現在有沒有也無所謂。
受到生祠的鼓舞,在摸索膛線加工手藝之上,翁翊皇可謂是使儘了渾身解數,
再加上廉司南和考克斯的指導,他果然在七月下旬成功了,還把這門手藝傳給了高貫。
李果助則吩咐高貫配合林翌研發加工膛線的機械,
沒準明年回來的時候,他就可以看到加工膛線的機械了。
四對新人乘坐的是另一艘老閘船,
會先把李德夫婦送到鹹鏡道的羅津港,再把楊經夫婦送到京畿道的仁川港,
接著把李英夫婦送到黃海道的海州港,最後把黃昭夫婦送到平安道的鐵山港。
他們都攜帶有公司派發的巨額現銀,作為在朝鮮的活動經費。
以後他們在朝鮮開辟的產業,如農場、礦場、棉花種植園等都將屬於公司的分支產業。
李國助一行這一路上都將是順風順水,四五天就應該可以回到平戶。
楊經夫婦、李英夫婦、黃昭夫婦要去的都是朝鮮西海岸的港口,
等船到了朝鮮西海岸,就得逆風航行。
這裡麵最苦逼的,還要屬黃昭夫婦,
本身就是最晚才能到目的地,一半行程還要逆風航行,實在是可憐。
喜歡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請大家收藏:()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