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原來如此,小當家言之有理啊!”
考克斯恍然大悟,然後沉吟片刻,突然斬釘截鐵地道,
“那我這次收購3000匹絲綢,不過天鵝絨我要多收購一些。”
“上次是200匹,這次我要600匹!”
見虞明珠含笑頷首,表示同意,他突然話鋒一轉,
“不過還有一個問題,你沒回答我呢。”
“為什麼蠶場麵積沒有擴大,秋蠶的生絲產量,卻比春蠶多了將近6倍?”
虞明珠沉吟片刻,笑答道:
“其實這個問題我也沒有深入思考過,隻是覺得可能有三個方麵的原因吧。”
“一是秋天槲樹的葉子更多更肥厚,使得秋蠶的食物比春蠶更充足。”
“二是秋天的氣候比較穩定乾爽,不像春天容易出現倒春寒。”
“這使更多秋蠶能夠活到結繭的時候。”
“三是經驗積累的差彆。”
“去年春季是我們第一次在這裡養殖春蠶,大家都缺乏經驗。”
“但到了放養秋蠶時,我們已經從春蠶的養殖過程中積累了一些經驗。”
“因此才在養殖秋蠶的過程中,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損失。”
說到這裡,她眉眼輕揚,嫣然一笑,
“考克斯先生對這個解釋可還滿意嗎?”
“嗯!我覺得這個解釋非常合理,是符合邏輯和自然科學的解釋。”
考克斯挑了挑眉,點頭說道。
其實虞明珠的解釋主要還是根據經驗判斷,
與現代科學的解釋還有一定差距,並且也不夠全麵。
柞蠶秋蠶產量比春蠶多,主要有葉質因素、氣候條件、病蟲害影響差異、養殖技術優化等方麵的原因。
葉質因素包括柞葉營養積累、葉量供應保障兩個方麵。
柞樹經過春季和夏季的生長,到秋季時葉片的營養成分更為豐富。
春季柞樹剛萌發新葉,葉片相對較嫩,養分積累尚不充分。
而到了秋季,柞葉經過較長時間的光合作用,
像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等營養物質含量更高,
能為柞蠶提供更充足且優質的食物,
有助於柞蠶健壯生長、增加吐絲量,進而提高蠶繭產量。
經過春夏兩季的生長,柞樹的枝葉更加繁茂,秋季可為柞蠶提供更充足的葉片數量。
春蠶時期,柞樹剛開始展葉,可供柞蠶采食的葉片相對有限,
可能出現柞蠶後期食物不夠充足的情況,影響其生長發育和吐絲結繭。
但秋蠶放養時,豐富的柞葉資源能滿足柞蠶整個生長周期的采食需求,保證其順利生長並產出更多蠶繭。
氣候條件包括溫度適宜穩定、濕度環境有利兩個方麵。
春蠶養殖時正處於春季,氣溫波動較大,容易出現低溫、倒春寒等異常天氣情況。
例如在北方柞蠶養殖區,剛孵化出來的春蠶若遭遇連續低溫,
會導致其生長緩慢、進食減少,甚至可能出現大量死亡的現象,影響最終蠶繭產量。
而秋蠶養殖處於夏末秋初,氣溫相對較為穩定,
大多時候處於適宜柞蠶生長的溫度區間,能讓柞蠶平穩地度過整個生長周期,
保障其正常的生長、發育以及吐絲結繭,有利於提高產量。
春季氣候多變,空氣濕度有時偏高或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