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會出現這種情況,他也有反製手段,
比如“毒丸計劃”,當外部投資者買入一定比例股份觸發該計劃時,
公司會采取相應行動,如低價增發大量新股稀釋收購方股權等。
還有“金色降落傘”計劃,通過約定在公司被收購等情況下,
給予現有管理層高額補償等,增加收購方的成本和難度,阻礙外部投資者控股公司。
至於日本人,隻要有德川幕府在,李國助就不怕他們能翻天。
自從德川秀忠繼任幕府將軍以來,便一改德川家康時期積極的外交政策,
開始穩步推行鎖國政策,
限製除中國商船以外的外國商船隻能停靠平戶和長崎就是第一步。
這種政策推行越是徹底,日本人就越是難以接受外來的新事物。
就算有日本人想買南海邊地公司的股票,肯定也會受到德川幕府的阻礙。
隨便它怎麼阻礙本國人,李國助都無所謂,
隻要彆妨礙南海邊地公司給旅日華人售賣股票就ok。
這些都是李國助去年回到平戶以後,在看到平戶唐人屋敷的繁榮景象時,偶然想到的。
而這也是他開始考慮荷蘭人的合作請求的另一個主要原因。
畢竟荷蘭東印度公司,是世界上第一家麵向公眾發售股票的公司。
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也是世界上第一家股票交易中心。
在17世紀,沒有哪個國家在股票交易方麵能比荷蘭人更有經驗。
所以李國助早就在尋找機會向斯佩克斯提這件事了。
而斯佩克斯提出要在永明城開設商館的請求,無疑就是最好的一個機會。
李國助也不怕荷蘭人進入永明要塞會有什麼隱患,
荷蘭人是很注重契約精神的,隻要他們跟你有契約,
並且有足夠的利益在你身上,他們就是最可靠的盟友。
哪怕跟你發生了衝突,他們也不會遷怒於自己地盤上的華人。
這一點從鄭成功收複台灣以後,巴達維亞的華人並未遭到牽連就可以看出來。
華人被允許居住在巴達維亞城內,
也是李國助能接受荷蘭在永明要塞內開設商館的一個原因。
巴達維亞城可以說就是由華人承包商和華人勞工幫荷蘭人建起來的。
這種情況跟馬尼拉的建設如出一轍。
但與馬尼拉的西班牙殖民者不同,殘暴的科恩反而對華人情有獨鐘,
采取了儘可能吸引大量華人與荷蘭人移民巴城的政策。
1620年以後,來自中國的大帆船開始運來移民勞工,巴城建設得以開始,
而吸引荷蘭自由民的移民計劃卻終成泡影。
這使科恩不得不開始更加倚重華人。
科恩總督對華人的能力看得很明白,華人可以帶來大量中國商船,帶來繁榮的貿易。
而且,印尼本地的華人控製了胡椒貿易的渠道,荷蘭人必須依靠華人來擴張貿易。
同時,大量能吃苦、能乾活的華人,是荷蘭東印度公司開發殖民地的主要勞動力。
荷蘭人想儘方法從萬丹蘇丹國以及爪哇各地招攬華人,
長期從事中國胡椒貿易的華商陸續被吸引到了巴達維亞,
他們充當了荷蘭人的承包商和包稅人,負責從中國招募前來建城的勞工和手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