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助想了想,勉強打起精神說道:
“儘可能多地準備船隻,最好是大船,一艘能運二三百人的那種。”
“逃亡朝鮮的遼東難民,大部分應該會從義州進入朝鮮。”
“我不太看好黃昭他們從內陸轉運難民的方案,所以到時候要海運難民,”
“至少是能有十艘那樣的大船,讓我們每次能運兩三千人回來。”
“還有就是從後年開始,也就是西曆1620年,咱們準備的木材就風乾三年了。”
“這樣的木材造大型戰艦不劃算,但可以造武裝商船和小型戰艦。”
“我的打算是先造幾艘小型戰艦。”
“所以在1620年以前,我們必須把造船廠準備好,同時多招募一些船工。”
“這樣我們便可以爭取在1620年儘可能多造幾艘戰艦。”
“運人的船不難,可以借調南洋貿易的商船。”
李俊臣想都不想,就胸有成竹地說道。
畢竟李旦的貿易集團可以調動的商船,至少也有23艘。
這是有曆史記載的,但實際上南海邊地公司的人都很清楚,
李旦隨時都有能力調動數百艘商船。
李國助笑笑,表示認同和理解,他現在困得連點頭的力氣都沒了。
李俊臣遲疑了一下,問道:“但不知小當家想造怎樣的戰艦呢?”
“造載炮44門的西式戰艦,采用西式船體和西式帆裝。”
一說到船,李國助立馬來了精神,滔滔不絕地道,
“這種船有一層連續火炮甲板,載30門18磅炮,”
“露天甲板配備12門9磅炮和2門32磅臼炮。”
很顯然他說的這種戰艦,按照英國形成於17世紀末的戰艦分級標準,是屬於五級巡航艦。
彆看是等級倒數第二的戰艦,但在17世紀的亞洲,這已經能算得上是主力戰艦了。
44年後,鄭成功攻台時,荷蘭派來救援的四艘戰艦中,
主力艦赫克托號也才配置了30多門火炮,在五級戰艦中算是低配了。
占領馬尼拉的西班牙人最厲害的戰艦也不過是四級戰艦的水平。
總之,17世紀的東亞海麵根本就不存在戰列艦級彆的艦船,
四級巡航艦已經算是頂級戰力了。
三級及以上的戰列艦由於造價昂貴,各國海軍總是希望能使用儘可能長的時間,
所以建造材料也儘可能使用風乾年限長的橡木,最好是能風乾15年以上。
但四級及以下的巡航艦造價相對低廉,也不是正規海戰中的主力戰艦,
並不需要太長的使用年限,用風乾3年的橡木建造就可以了。
1620年,永明造船廠若能造出兩三艘四級巡航艦,在東亞海域便可以是海上強權了。
若是能造出5~10艘四級巡航艦,便可以在西太平洋橫行無忌了。
“哎呀,我們真要有幾艘這樣的戰艦,便無需再忌憚西班牙人了!”
李俊臣聽了也甚是欣喜,一臉興奮地說道。
李國助含笑揚了揚頭:
“這不算什麼,等最優質的木材風乾夠15年,我還要造載炮74門的戰艦呢!”
喜歡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請大家收藏:()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