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轟!轟!轟!轟!轟!”
當建奴鐵騎衝永明軍主陣前大約200米時。
四門野戰炮的的轟鳴聲中,數百枚鐵彈從炮口呈扇形噴湧而出。
衝鋒鋒線上的騎兵如同撞上無形牆壁,前排百餘騎同時栽倒。
一匹被打破肚腹的戰馬拖著腸子狂奔,將後續三騎絆進泥沼。
兩發12磅爆炸彈拖著白煙從天而降。
一發在離地三丈處爆裂,無數鑄鐵破片呈扇形激射而下,瞬間將五名並排衝鋒的巴牙喇連人帶馬撕成血霧。
飛濺的骨渣和甲片打在後麵騎兵的鎧甲上,發出暴雨般的劈啪聲。
一發在離地一米左右時炸響,衝擊波將方圓十步內的泥漿掀起一丈多高。
一匹衝鋒中的戰馬被氣浪掀翻,騎手還保持著揮刀的姿勢,整個人卻已倒飛出去,重重砸在後續衝鋒的建奴身上。
漫天血雨中,鋒利的破片削斷了三根高舉的騎槍,斷裂的槍頭旋轉著插入泥地,尾杆還在嗡嗡震顫。
爆炸的硝煙尚未散儘,衝鋒陣型中央已出現兩個巨大的缺口。
數十匹無主的戰馬在血泥中打轉,鞍韉上掛著殘肢斷臂。
一個被削去半邊腦袋的騎兵竟還僵坐在馬背上,隨著戰馬的顛簸,腦漿不斷從顱腔缺口晃出,滴落在春泥裡新萌的草芽上。
炮兵們迅速推著大炮撤退到步兵方陣後,
到了這個距離,他們已經沒有機會再發射第三輪了。
“砰!砰!砰!……砰!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河穀東側山坡的樹林中突然閃過點點火光。
百名獵兵的線膛步槍和百名偵騎的線膛卡賓槍,在建奴鐵騎的衝鋒陣形右翼大約200米外開火。
這是17世紀線膛槍的精準有效射程。
一名揮動令旗的分得撥什庫胸口炸開血花,仰麵栽倒。
接著是吹哨的白甲巴牙喇,他的骨哨隨著頭顱一起碎裂。
獵兵和偵騎都是神槍手,例無虛發,多數射的還是目標更大的戰馬。
所以槍響的同時,建奴衝鋒陣列右翼頓時倒下了兩百騎。
還有一些建奴騎士躲閃不及,被前麵倒下的戰馬絆倒。
落馬的騎士就算沒有摔死,也難逃後方戰馬的鐵蹄。
可惜李國助還沒有點亮米涅彈科技,球形彈丸裝填線膛槍十分困難,所以獵兵和偵騎大概率也隻能狙擊這一次了。
“殺——”
槍聲剛剛響過,東側山坡上的樹林中突然發出震天的呐喊。
一百五十名具裝鐵騎如鋼鐵洪流般衝出林線,沉重的馬蹄踏碎林下腐土,濺起黑褐色的泥塊。
他們全身披掛,馬槊平舉,鋒刃在穿過樹隙的陽光下泛著刺目寒光。
戰馬噴吐著白沫,鐵蹄刨地的悶響如同戰鼓,眨眼間便從坡頂俯衝而下,直插建奴騎兵陣側翼的軟肋。
幾乎同時,兩百名龍騎兵從側翼林間殺出。
他們不像重騎那般全速衝鋒,而是保持著緊密隊形,卡賓槍平端,在奔馳到距離建奴鐵騎右翼大約80米處突然齊射。
一陣爆豆般的槍響後,建奴騎兵陣右翼,數十鐵騎人仰馬翻。
緊接著,重騎兵的鋒矢就狠狠楔入敵陣。
丈二馬槊借著下坡的衝勢,輕鬆洞穿兩層鐵甲。
一名分得拔什庫剛回頭,就被刺穿咽喉,槊尖從後頸透出時還挑著半截頸椎。
那名重騎兵反手拔出燧發手槍,抵近射殺另一敵騎,彈丸在五步內打穿鐵盔,紅白之物噴灑在初夏的泥地上。
建奴後軍徹底大亂。
衝鋒在前的騎兵聽到身後慘叫,驚慌回望時,正看見自家藍龍大纛被重騎兵的鐵蹄踏進泥沼。
喜歡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請大家收藏:()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