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助越聽越是兩眼放光,萬萬沒想到徐光啟竟會看得如此透徹。
有些就連他這個穿越者都沒看透的,徐光啟居然也看透了。
其實他上輩子是沒完整的看過《農政全書》,
否則他就會發現,徐光啟早就認識到了機械能提高農業生產效率。
在《農政全書》裡,徐光啟說,
“中原用桔槔、轆轤,工力甚艱;若用龍尾車,一人可當數十夫。”
還記載江南風車,認為風力驅動“不煩人力,自能旋轉”,適合沿海地區排澇。
徐光啟強調“物力窮天”,認為人力有限,應充分利用自然力和機械,“假物以為用”,以突破農業生產瓶頸。
“哈哈哈哈,老夫悟了!”
沉默片刻後,徐光啟突然大笑起身,對李國助作揖道,
“與小友一番交談令老夫茅塞頓開,請受老夫一拜!”
“誒!”
李國助連忙起身還禮,
“先生何須如此,折煞小子了!”
“我也不過是把老師教給我的東西說出來罷了。”
“其實裡麵有些東西,我自己都還沒理解呢。”
“而先生剛才那一番分析,可謂是鞭辟入裡,一針見血,”
“才是真的令小子茅塞頓開了。”
“嗬嗬嗬嗬,看來你我都是你那位英格蘭老師的受益者呀。”
徐光啟和藹可親地笑道,
“不知你那位恩師如何稱呼,老夫是否能有幸見到他呢?”
“我那位老師本名叫威廉·亞當斯。”
“德川家康為了拉攏他,不但封他做了武士,還給他賜名三浦按針。”
說到這裡,李國助突然自豪地道,
“不過他現在也有漢名,叫廉司南,還是我給取的呢。”
“哦?嗬嗬嗬……這名字取的很不錯。”徐光啟捋須笑道。
“德川家康去世後,老師每年四月十七都要去江戶祭拜,然後就會來永明鎮。”
李國助又說道,
“算算時間,他六月應該就會過來了。”
“哦,這麼說,隻要老夫留在永明鎮,就一定能見到他?”徐光啟問道。
“先生隻要肯留下來,小子歡迎之至!”李國助頓時兩眼放光。
“留下來吧,玄扈先生!”
李篤培突然開口勸道,
“如今朝中閹黨當道,先生斷然是不願與他們同流合汙的。”
“不如留下來幫助永明鎮發展農業和火器,也不失為一種曲線救國的方式呀!”
他突然一拍胸脯,
“先生若肯留下來,我這永明學會主席的位置情願讓給先生!”
“誒,仁宇不必如此,老朽豈是貪圖權勢之人?”
徐光啟擺了擺手說道,
“不過永明學會的數學、天文、農政、機械委員會,老朽倒是都想加入,隻恐貪多嚼不爛呀。”
“這麼說先生是願意留下來了?”李國助頓時兩眼放光。
“嗯嗯。”徐光啟含笑頷首,轉對沈有容道,“那麼就請瀛海先生幫我給家人捎個信吧。”
“好,下官定不負所托。”沈有容忙起身拱手道。
“五月廿七,我們有一個授勳典禮,不知瀛海先生、鶴放道長、沈遊擊可願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