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位,夜不收周大旺!”
顏思齊看向隊列中一個精瘦的漢子,
“正是周大旺及時發現敵情,飛馬報信,使我軍得以從容布陣。”
“交戰中,他更率領夜不收小隊多次襲擾敵軍側翼,功不可沒!”
周大旺手足無措地走上前。
“授‘飛影’勳章,賞銀二百兩,擢升為夜不收把總!”
沈有容為他佩戴上一枚烏金勳章,上麵印刻著一匹奔馳的駿馬。
“小的……小的隻是儘了本分……”
周大旺結結巴巴地說,引得眾人善意哄笑。
“最後一位,監軍李弘濟大人!”
顏思齊的聲音陡然提高,
“正是他提出奇襲之策,更親率騎兵衝鋒陷陣。”
“他指揮的重騎兵如利劍出鞘,一舉擊潰敵軍側翼!”
李國助穩步上前,心中百感交集。
他本來無意接受任何封賞,卻架不住大家執意要授予他勳章。
而且顏思齊也誇大了他在戰場上的表現。
他當時隻是率領龍騎兵在遠處用火槍騷擾建奴,哪有率領重騎兵衝鋒陷陣啊。
沈有容從錦盒中取出一枚白銀勳章。
這枚八角形徽章寬約三寸,邊緣印刻有八組簡化的雲雷紋,中心是凸起的太極圖案。
陽麵鎏金的“風林火山”篆字在太極白色區域熠熠生輝。
陰麵陽雕“李衛公問對”中的經典陣法圖。
兩麵四角上都有輔紋:
左上角是一卷展開的竹簡,代表《孫子兵法》。
右上角是一把斜出的寶劍,象征“劍走偏鋒”。
左下角是一枚半掩的虎符,暗示“出奇製勝”。
右下角是一座燃燒的烽燧,喻示“洞見機先”。
“授‘韜略’勳章,賞銀八百兩!”
沈有容為李國助佩戴上“韜略”勳章,頗有深意地一笑,
“李公子文韜武略,實乃國之棟梁!”
他特意將虎符部位對準行刑台上的正藍旗俘虜,
“當年李靖夜襲陰山,用的也是這等‘正合奇勝’之法。”
這番話引得那些原遼鎮老兵紛紛點頭。
在大明軍伍中,將戰法與曆史名將相提並論,是最高的褒獎。
“弘濟不過略儘綿薄之力。”
李國助拱手行禮,
“全賴將士用命,總督運籌,方有此勝。”
“我願將八百兩賞銀分給參與此戰的將士們!”
“沒有他們以血肉築牆,再妙的奇謀也是紙上談兵。”
他沒有想到,顏思齊給他的賞銀竟是五人之中最高的,覺得受之有愧。
何況與區區八百兩紋銀相比,引領華夏民族擺脫異族的奴役,走上文明富強的道路才是他真正想要的。
台下的士兵們先是死寂,隨後爆發出海嘯般的聲浪。
前排一個缺了左耳的遼鎮老兵突然單膝跪地,鏽跡斑斑的腰刀重重插進土裡:
“李監軍高義!”
緊接著,成片的鎧甲碰撞聲如冰河開裂,兩千士兵齊刷刷跪成鋼鐵叢林。
雷耶斯突然大步上前,純正的漢語炸響全場:
“我的六百兩,也一樣!”
他竟學著明軍禮節抱拳,
“勇士們——該喝頓好酒了!”
這個素來嚴苛的荷蘭教官此刻眼眶發紅,他想起了用西班牙鋼盾為他擋箭的長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