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克斯曾將資金投入暹羅貿易,但因政治動蕩與荷蘭競爭失敗,進一步削弱了公司對他的信任。
平戶商館成員曾向公司指控考克斯管理混亂、賬目不清,導致總部對他失去信心。
考克斯未能像荷蘭人那樣靈活應對日本政策變化,公司認為他缺乏在亞洲複雜環境中生存的能力。
加上當時,英國東印度公司正麵臨資金壓力,開始削減非核心市場,如日本、東南亞的部分據點,集中資源鞏固印度的貿易。
荷蘭東印度公司在東南亞已占據主導地位,英國難以競爭。
1623年的安汶大屠殺,迫使英國東印度公司暫時退出東南亞香料貿易。
由安汶大屠殺導致的英荷關係緊張,使控製巴達維亞的荷蘭人也拒絕向考克斯提供援助,甚至扣留了他的貨物。
考克斯試圖前往暹羅或印度,但條件惡劣,資金短缺。
1624年3月,理查德·考克斯在巴達維亞去世,死因可能是疾病或營養不良。
他的日記和部分商業記錄被帶回英國,成為研究17世紀初英日貿易的重要史料。
考克斯的日記詳細記錄了平戶商館的運營、與日本地方官員的交往,以及英國商人在日本的困境。
他的記錄顯示,英國商館的失敗不僅是由於荷蘭競爭,還因為:
日本鎖國政策的收緊,德川幕府限製外國貿易。
英國東印度公司對日本市場缺乏興趣,更關注印度和東南亞。
英國商人不熟悉日本商業習慣,常依賴荷蘭中間商。
總之,理查德·考克斯的晚年充滿挫折,
他見證了英國在東亞貿易的早期失敗,並在貧困中客死他鄉。
然而,他的日記為後世提供了珍貴的史料,揭示了17世紀初歐洲商人在日本的真實處境。
上輩子,李國助也通過考克斯的日記得知了許多旅日華商的事跡,尤其是李旦父子的。
所以李國助對考克斯也是心懷感激的,內心也很希望能改變考克斯的命運。
當初他給予平戶英國商館南海邊地公司產品在平戶的獨家經銷權,就是為了幫考克斯扭虧為盈,從而延續商館的壽命。
考克斯也的確憑借南海邊地公司的產品使平戶英國商館扭虧為盈。
然而如今看來,作用可能並不大,畢竟今年考克斯就已經知曉了英國東印度公司總部可能要關閉平戶英國商館的消息。
即使明年,平戶英國商館沒有像曆史上那樣被迫關閉,估計再過一兩年,依然難逃被關閉的命運。
而當平戶英國商館關閉以後,李國助也是真心希望考克斯能來永明鎮開設商館的。
可惜如果平戶英國商館在盈利的情況下依然會被關閉的話,則英國東印度總部支持考克斯來永明鎮開設商館的可能性應該也高不了。
但即使考克斯能被允許在永明鎮開設商館,李國助也不可能讓永明英國商館成為南海邊地公司產品在永明鎮的獨家經銷商。
那麼他又該如何延續許諾給考克斯的獨家經銷權呢?
“如果平戶英國商館真的會被關閉的話,我可以給您兩個選擇。”
李國助突然豎起兩根手指,胸有成竹地說道,
“一是來永明鎮開設商館,二是去西婆羅洲開設商館。”
喜歡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請大家收藏:()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