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噢!竟然還會有這種事?”
李國助故作驚訝地道,並顯得若有所思,
“如果你們真的打算在近幾年內關閉平戶英國商館的話——”
“那平戶的市場對你們肯定就沒什麼用了。”
“到時候還要繼續獨家經銷權的話,就隻能另尋市場了——”
“嗯——不知考克斯先生希望在哪個市場擁有本公司產品的獨家經銷權呢?”
不等考克斯回答,他又補充道,
“必須強調一下!我隻是授予了平戶英國商館本公司產品在平戶的獨家經銷權。”
“這個獨家經銷權可以轉移主體和市場,但不能擴大主體。”
“也就是說,我不可能把這個獨家經銷權轉移給英國東印度公司。”
“要想繼承這個獨家經銷權,您隻能在彆的市場開設商館。”
“嗯——這很合理——隻是我一時還沒有什麼頭緒——”
考克斯的表情很複雜,一如他現在的心情。
平戶英國商館關閉以後,李國助還願意繼續授予他南海邊地公司產品的獨家經銷權,本應是一件令他高興的事情。
但李國助卻不願把獨家經銷權轉移給英國東印度公司,隻肯轉移給他在彆處開設的商館。
這就很讓他頭疼了,因為平戶英國商館關閉後,他是打算來永明鎮開設商館的。
但若是要求新的商館成為南海邊地公司的產品在永明鎮的獨家經銷商,顯然是不可能的。
永明鎮本來就是南海邊地公司的殖民地,
試問哪家公司會把自己的產品在自己地盤上的獨家經銷權授予外國公司?
何況平戶英國商館關閉以後,總部是否會允許他在永明鎮開設商館,還是一個未知數。
與東亞市場相比,英國東印度公司顯然更關注印度和東南亞市場。
如果總部不同意他在永明鎮開設商館,他就隻能去東南亞某地開設商館。
而在東南亞市場,英國也麵臨著荷蘭、葡萄牙、西班牙的激烈競爭,
加上當時的暹羅、越南等地戰亂頻繁,商業風險高,
他想在東南亞某地建商館,也未必能夠成功。
倘若連東南亞都沒有他的立足之地的話,那麼最後他就隻能回到印度了。
但到了印度,他也很難再有什麼作為了,那裡早就被有實力有背景的同胞瓜分了。
曆史上,考克斯在平戶英國商館關閉以後的命運充滿了波折和悲劇色彩。
1623年,平戶英國商館關閉後,考克斯與剩餘的英國商人乘船離開日本,前往東南亞。
當年他們一行被迫前往巴達維亞,但英國東印度公司未提供援助,甚至未安排船隻接應,導致他們流落異鄉。
實際上當時英國東印度公司已經拋棄了考克斯。
平戶商館運營10年,但始終未能盈利,反而依賴公司不斷注資。
東印度公司認為考克斯的管理能力不足,不願再冒險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