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州營的30艘戰艦隻有5艘被擊沉,其餘25艘都被永明鎮艦隊用鏈彈打斷了桅杆。
被擊沉的5艘船上也沒死多少人,很多都是跳海求生,被永明鎮的船打撈上去了。
總體上算是完美執行了李國助的命令。
“傳我號令,始祖六艦遠程壓製岸防炮台,所有老閘船準備登陸作戰。”
眼見落水的朝鮮水軍都已被打撈上船,李國助又下令道。
根據黃昭提供的情報,濟州港當時叫做朝天浦,隻有一座岸防炮台,叫做朝天台,
配備5門明代製式“大將軍炮”,可惜炮位固定、射速緩慢,射程隻有大約1.5裡。
此外在翰京山、紗羅峰等烽燧台旁設有小型鐵銃,射程不足1裡,主要用於示警而非實戰。
永明鎮的始祖六艦都是裝備24磅炮和12磅炮的44炮重型護衛艦,
艦炮最大射程都超過3裡,完全可以在2裡外安全摧毀朝天台。
命令很快通過旗語傳達到整個艦隊,所有船隻都開始依令行事。
海戰的硝煙尚未在濟州海峽散儘,李國助已站在“禺疆號”的艦橋上,用望遠鏡鎖定了濟州島北岸的登陸點——耽羅灘。
這片長約三裡的沙灘背靠低矮丘陵,西側是濟州水營的岸防炮台——朝天台,東側則是通往濟州主城的唯一官道。
海戰後的濟州島守軍已陷入混亂,金夢瑞被俘的消息隨海風傳遍全島,3000餘名朝鮮士兵分散在沿岸各處,士氣低落。
“傳令各艦,目標朝天台,三輪齊射!”李國助的命令通過旗語傳向艦隊。
6艘44炮艦紛紛轉向,將側舷炮口對準朝天台。
“轟轟轟……!”132門重炮同時怒吼,12磅和24磅實心彈如冰雹般砸向朝天台。
這座由條石砌成的堡壘瞬間被煙塵籠罩,西側的三座炮台應聲崩塌,炮位上的小型銅炮被直接掀飛,碎石與斷木混著守軍的慘叫飛向空中。
7艘500噸級老閘船隨後加入炮擊。
它們的24磅短管炮發射著燃燒彈,彈頭劃過弧線落在朝天台後方的營房區,茅草屋頂瞬間燃起熊熊大火,守軍的陣型在火焰中潰散。
36艘120噸級老閘船則抵近沙灘,用船首9磅炮逐一點名。
那些隱藏在沙丘後的朝鮮弓箭手陣地、臨時搭建的木柵欄,都在精準的炮火下化為碎片。
炮擊持續了一個時辰。
當硝煙散去時,朝天台的外牆已出現數丈寬的缺口,守軍的旗幟倒伏在瓦礫中,
僅偶爾有零星的箭矢從殘垣斷壁中射出,卻連老閘船的甲板都無法觸及。
“第一波登陸梯隊,出發!”
隨著李國助一聲令下,36艘120噸級老閘船放下數十艘突擊小艇,每艘小艇載著20名手持燧發槍的士兵,槍管上赫然都安裝著套筒刺刀。
楊天生親率“揚威號”的陸戰隊為先鋒,這些士兵身著鑲鐵皮甲,頭戴紅纓盔,在小艇上列成緊湊的隊形,隨著海浪顛簸衝向沙灘。
沙灘上的朝鮮守軍試圖抵抗。
殘存的500餘名士兵從沙丘後探出身子,射出密集的箭矢,幾支火箭拖著火星落在小艇上,引燃了帆布。
但楊天生的士兵早有準備,靠近灘頭時齊放火銃。
“砰砰砰……!”
鉛彈在三十步距離上形成一道死亡弧線,前排的朝鮮士兵成片倒下,弓箭陣瞬間瓦解。
小艇衝上海灘的瞬間,士兵們躍入齊腰深的海水中,踩著濕滑的沙礫向前推進。
洪升指揮的500噸級老閘船此時抵近岸邊,用側舷24磅炮轟擊沙丘後的頑抗者,
霰彈如掃帚般掃過灌木叢,將試圖迂回的朝鮮鄉勇撕成碎片。
半個時辰後,首批1200名士兵已站穩腳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