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那些對抗金真正有用的好港口,比如能快速支援登萊的朝天浦,能銜接東江的北部良港,他們絕不會輕易給你。”
李國助沉默了,半晌才低聲問:“那依先生之見,該如何破局?”
“得有憑據,”
徐光啟的語氣篤定起來,
“瀛海先生、東江沈世魁,還有老夫,去年都去永明鎮考察過。”
他望著李國助,
“可請瀛海先生和沈世魁各寫一封書函,說明永明鎮確在抗金,與登萊、東江互為犄角。”
“老夫也可挑明身份,詳述永明鎮的軍備與心向大明之意。”
“這能管用?”李國助挑眉。
“至少能解名分之困。”
徐光啟點頭,
“沈有容是登萊總兵,沈世魁是東江主事,老夫雖冠帶閒住,卻也在朝中有幾分薄麵。”
“三人證言,足以讓朝鮮相信永明鎮不是野路子,你李國助也不是借抗金之名行私。”
“至於倭寇嫌疑,有了我們三人的背書,自會淡去幾分。”
“朝鮮若再推脫,便是有礙抗金大局,他們擔不起這個名聲。”
李國助在案前踱了兩步,停下腳問:
“先生既在島上轉了這些日子,可知北部有哪處港口更合抗金之用?”
“要靠北,能直對黃海,馳援登萊、東江才便當。”
“還得能停得下大船,又好守,防著海上來的敵人。”
徐光啟不假思索地道:
“北部港口裡,朝天浦原是最好的。”
“那地方敞亮,直麵黃海,往登萊去的船從這兒起錨,比南邊港口能省兩日光景。”
“港池深,便是你帶的那種西洋大艦,也能穩穩當當泊進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當年李舜臣的戰船抗倭時,常來這兒補水。”
他頓了頓,語氣一沉,
“可惜離濟州城太近,就五六裡地,是他們官府的禁臠。”
李國助嗯了一聲,追問:“那彆處呢?”
“格裡浦倒是處藏得住的好地方。”
徐光啟回憶著,
“那兒藏在一片玄武岩後頭,進港的水道窄得很,像道嗓子眼,”
“外頭看著平平無奇,裡頭卻是個天然的瀉湖,風再大也掀不起浪,是處避風港。”
他抬眼看向李國助,
“這地方偏得很,離梁氏的牧場、樸氏的鹽田都隔著好幾道山梁,三姓不常去。”
“可位置巧,正卡在黃海航道上,往北去東江,順風順水五日便到。”
“隻有一點不好,就是入口暗礁密布,僅容中小型船隻停泊,但也因此而易守難攻。”
“還有一處涯月港,在濟州城西北,離城約莫三十裡。”
徐光啟又道,
“港灣不算頂好,靠裡的地方得挖挖淤才能停大船。”
“但地勢特彆,背後是片斷崖,就像刀劈出來的,隻一條窄道通內陸,”
“若在道上設個卡子,便能把陸路堵得嚴嚴實實。”
他比劃著,
“往北去東江,比朝天浦多走一日,卻也在能接受的範圍。”
“我瞧那斷崖上能鑿洞架炮,真要遇著襲擊,也可憑險據守。”
喜歡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請大家收藏:()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