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助聽完,指尖在案上輕輕敲著:“這麼說,格裡浦和涯月港倒有幾分指望?”
徐光啟搖頭晃腦地道:
“格裡浦更偏,朝鮮戒心能小些。”
“涯月港離濟州城近,朝鮮雖容易盯著,卻勝在陸路好堵,”
“真有事時,朝廷的人想插手也得費些功夫。”
“隻是這兩處都不如朝天浦便當,可比起朝鮮的態度,也隻能在裡頭擇一個了。”
“畢竟朝天浦,他們是斷然不會出讓的。”
李國助點點頭,心裡漸漸有了數。
徐光啟說的這些,都是實打實調查出來的情形,比對著海圖空想更實在。
哪處港外有暗礁,哪處岸邊能鑿石築壘,哪條陸路能通到補給點,全在這些細碎的描述裡藏著。
片刻之後,李國助突然心下一動,又問徐光啟道:
“先生,濟州本島的港口處處受掣肘,那周圍的離島呢?有沒有適合安建據點的?”
“離島總歸自在些,不用天天看三姓和朝鮮官府的臉色。”
徐光啟正用布巾擦著沾了泥的靴子,聞言抬頭想了想,搖了搖頭:
“我這些日子淨在本島轉了,北邊的格裡浦、崖月港,南邊的摹瑟浦都踏查了個遍,離島倒是沒特意去過,也沒細打聽。”
他頓了頓,像是忽然想起什麼,
“不過濟州東北邊有個牛島,倒是聽牧卒提過一嘴,說是本島最大的離島,或許能入眼。”
李國助往前湊了湊:“牛島?先生說說看。”
這個島,他上輩子也是聽說過的,可惜並不知道詳細。
“那島離濟州本島不算遠,就隔著道牛島水道,也就六七裡地的樣子。”
徐光啟回憶著零星聽來的信息,
“聽說是個盾形的火山島,最高處叫牛頭峰,雖隻有四十來丈,卻能把全島儘收眼底。”
“島上多是黑石鋪就的平岡,間或有些火山燒過的碎石堆成的小丘,海岸大半是刀切似的斷崖,看著就不好攻。”
他想了想又道,
“最要緊的是,那島有兩個天然港灣。”
“西邊的珊瑚灣,水深兩丈上下,說是能擋西北風,運兵船泊在裡頭穩當得很。”
“東邊的砂岩灣更深,有三丈上下,正對著黃海航道,”
“真要出兵馳援登萊或東江,從這兒啟航最便當,艦隊能直接紮進航道裡去。”
“島上有水源嗎?”
李國助最關心這個,抗金據點總得能屯兵、能紮根。
“有淡水。”
徐光啟點頭,
“聽說是有個臥洞泉,常年出水,牧卒說養活上千人不成問題。”
“島上丘陵平緩,隨便找幾處高坡就能修炮台、築烽火台,”
“真要是跟濟州城、朝天浦那邊的烽燧連上,”
“倭寇的船隻要敢靠近,半個時辰就能傳訊過來,能形成個三角預警的陣勢。”
他又補充起島上的情形,
“現在島上沒人常住,就三四月到十月,濟州牧會派十來個牧卒上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