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頓了頓,語氣裡添了幾分悵然,
“我本想帶她來看看永明鎮的風光,終究是沒能如願。”
“沒事,以後總會有機會的。”
李國助安慰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又轉對翁翊皇道,
“翁叔,自打萬曆四十六年你離開後,也有差不多五年沒來了。”
“你若能常年待在永明鎮,或許還能幫我們琢磨出量產線膛槍的法子呢。”
翁翊皇撓著頭,難為情地笑了笑:
“我這還不是被田川家的女人們拴住了腳嘛,這次也是托了一官的福才能出來。”
他這話引得眾人都笑了起來,李旦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
“小夥子,你這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四十多歲的人竟被稱作小夥子,還被人笑話懼內,翁翊皇也是無語了,忽然像是想起了什麼,連忙轉移話題道:
“對了,說起線膛槍,我聽說你們發明了一種窩頭彈,解決了裝填和氣密的矛盾,如今怕是巴不得提高線膛槍的年產量,甚至恨不得把滑膛槍都給淘汰掉吧?”
“那是當然!”李國助揚了揚下巴,看上去無比自豪,“難道你沒試射過?”
“當然試過,”翁翊皇目光裡帶著幾分思索,“不過我覺得那窩頭彈還有可改進之處。”
“哦!不知哪裡還需要改進?”
李國助眼睛一亮,身體微微前傾,語氣裡滿是期待。
其實他也知道現在的窩頭彈是需要改進的,畢竟與他上輩子了解的米尼彈還有點差彆。
隻是他沒想到翁翊皇五年沒來,一來居然就看出了問題。
“你先彆急,”
翁翊皇擺了擺手,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笑,
“雅蘭城軍械庫已經竣工了,就等遠征濟州的艦隊回來舉行慶典呢。”
“我正打算過去參觀一下槍炮廠,順便也看看我那徒兒。”
“你若肯跟我一起去,我在路上跟你說。”
“好啊!”
李國助立刻應道,臉上難掩興奮,
“盼這一天很久了,不如咱們現在就坐仁王號過去!”
“這船快的很,今日天氣也不錯,晚上一準能到。”
“太好了,太好了,要坐快船嘍!”
李華梅蹦跳著拍手,頭上銀鈴響的歡快,眼睛亮晶晶的,滿是雀躍。
“也好。”
李旦捋著胡須,頷首道,眼神裡帶著幾分期許,
“正好讓芝龍也見識見識,咱們永明鎮的工業成就。”
“也算老夫一個,”
突然從碼頭棧道上傳來一個老者的聲音,
“也不知蒸汽機廠有沒有造出風箱式蒸汽機的樣機。”
眾人循聲看去,隻見一位身著青色儒衫的老者緩步走來。
“這位是……”
李旦見來人雖身著便袍,卻難掩一身從容氣度,眉宇間透著學者的深邃和實乾家的銳利,便知絕非等閒之輩,連忙拱手問道。
“這位是玄扈先生,大明禮部右侍郎。”
李國助連忙側身引薦,語氣恭敬,同時朝老者拱手行禮。
喜歡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請大家收藏:()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