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黑鐵炮彈劃破天空,落在風櫃尾堡前的空地上,炸開的沙礫濺到了城頭上。
宋克瞳孔驟縮,從彈著點到龍門港的距離,至少超過三千碼!
“他們的炮能打這麼遠?”宋克抓住一名炮手的衣領,“我們的十八磅炮最大射程是多少?”
炮手臉色慘白:“報告司令,接近2200碼……而且他們用的是鑄鐵炮……”
宋克快步走向炮位,親自將卡尺塞進炮口。
熱蘭遮號的主炮口徑不過五又四分之三英寸,
而剛才那枚炮彈的彈坑邊緣,殘留的鐵屑顯示口徑至少在七英寸以上。
他忽然想起巴達維亞檔案館裡的記載:
永明鎮在1617年就已掌握鑄鐵炮技術,鑄件精度堪比佛蘭德斯的工匠。
“命令各艦進入戰鬥位置。”宋克的聲音有些乾澀,“但沒有我的命令,不許開炮。”
同一時刻,趙公明號的甲板上,李國助正用望遠鏡觀察荷蘭艦隊的動向。
鄭芝龍站在他身旁,手指在海圖上劃出弧線:
“熱蘭遮號32炮,格羅寧根號36炮,單艦火力看著嚇人,但咱們的四艘44炮艦加起來是176門炮,重炮比他們多一倍。”
李國助放下望遠鏡,看向溫瓊號的方向。
那艘44炮艦的側舷炮門已經全部打開,黑洞洞的炮口正對著馬公灣:
“讓趙公明號、馬靈耀號、關羽號跟溫瓊號靠攏,保持兩鏈間距。”
他轉向傳令兵,
“告訴炮長,用24磅炮試射風櫃尾堡前三百步的白旗杆,標尺抬高三分。”
炮手們迅速轉動絞盤,將炮口仰角調整到十五度。
裝填手扛著裹著黃油的圓形炮彈,塞進炮膛,用搗棍壓實發射藥。
隨著炮長一聲令下,引信被點燃,滋滋的火花在潮濕的空氣中格外醒目。
“放!”
震耳欲聾的轟鳴中,趙公明號猛地向右側傾斜,一枚24磅鐵彈拖著白煙掠過海麵,精準地砸在白旗杆旁,激起的水柱比堡牆還高。
幾秒鐘後,第二聲、第三聲炮響接連響起,馬靈耀號和關羽號的炮彈也相繼命中目標區域。
風櫃尾堡的城頭上,宋克看著那根搖搖欲墜的白旗杆,忽然感到一陣寒意。
他身後的軍官們竊竊私語,有人認出那是永明鎮特有的“三段射”戰術,
三艘艦的炮擊間隔不超過十秒,足以讓任何堡壘的守軍神經崩潰。
“他們的炮術……”宋克喃喃自語,“比馬尼拉的西班牙人還好。”
雷爾生苦笑:“何止是炮術?他們的老閘船昨天還在封鎖咱們的淡水口,船上裝的24磅短管炮能打霰彈,咱們的快艇根本靠近不了。”
宋克沉默片刻,忽然對隨員道:“去請邦特庫來,我要知道這個李國助的底細。”
……
8月5日午後,西南季風漸起,澎湖灣的浪頭開始翻湧。
南居益的信使登上趙公明號時,李國助正在艙內核對艦隊的補給清單。
信使遞上南居益的手令,墨跡還帶著海風吹乾的褶皺:
“撫台大人令,今夜三更,俞總兵將派十艘火船突襲荷蘭錨地,請永明鎮派艦掩護。”
李國助看向窗外,溫瓊號正在調整錨鏈,甲板上的水手正將浸了桐油的帆布覆蓋在炮身上。
他提筆在清單上圈出“火箭二十支”,對信使道:
“回複南大人,溫瓊號會在三更前抵達馬公灣北口,用鏈彈切斷荷蘭艦隊的錨索,火船可趁亂突進。”
喜歡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請大家收藏:()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