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小子,你這才住一晚就要搬走?三叔不同意。”
陸宅廳堂,陸家一眾人圍著圓桌坐著,其上葷素搭配有好幾種菜肴。
老爺子陸遠升與張氏坐首位,其他人陪坐兩旁。
“你要覺得來回跑耽誤時間,三叔再給你配輛馬車,讓雲達天天接送你。”
陸知信夾了口菜,滿臉的不情願。
“三叔,你可不能偏心,給我也配一輛唄!”沒等陸清河說話,坐在一側的陸清濤不樂意了。
“得了吧!你先把這身膘刷下去再說。”陸知信扭頭瞪了二侄子一眼。
見兒子吃了癟,賈氏皮笑肉不笑的問道:“三斤,不會是你堂弟住到東廂房,你才要搬走的吧?要是這樣今晚就讓他還搬回西房去。”
賈氏主動提出,倒不是她真的打算讓陸清濤搬回西廂房,反而是堵了其他人的嘴。
“二嬸哪裡的話?我決定住在學堂隻是想安心修學。”陸清河不想與她多做計較,又看向陸知信。
“三叔,馬車就不用了,多養一匹馬反倒浪費銀錢。您也知道我喜歡安靜,學堂那邊挺不錯的。”
說完,陸清河又看向老爺子和張氏。
“祖父祖母,你們也要保重身體,等旬假我再回來看你們。”
“哎!清哥兒真的長大了。”望著懂事的大孫子,陸遠升與張氏滿眼的欣慰。
陸知信歎息一聲,心道還是他這大侄子招人喜歡。
這些年雖說肥皂香皂買賣擴大,利潤增大了許多,可花銷也是越來越大。
每年需要結算工錢,毛耗不提,但官府的“孝敬銀”便是一筆不小的支出。
如今,什麼外邦好物的假話早就兜不住了,隻不過各方看在利益的份上沒有揭穿罷了。
而且買賣的發展也遭遇到了瓶頸,陸知信也隻能在附近幾個縣供貨。
倒不是他不願進府城,而是那邊的所謂的商會開口便要三成利不說,還必須拿出配方作為抵押,不然便不準他在府城售賣。
陸知信又不是蠢人,哪裡肯抵押配方,談不攏便也隻能作罷。
不曾想剛出府城便差點被一群地痞綁了,幸好遇到陸虎的鏢隊這才得以安全返回。
從那以後,陸知信也隻能打消往府城發展的打算,畢竟人生地不熟,便如羊入虎口。
“那成吧!缺啥就和三叔講。”
說服陸知信後,一家人再次變得其樂融融,唯有被“秒殺”的賈氏母子滿臉的憤恨。
用過晚食,陸知信便拉著陸清河登上了新宅的露台。
整個露台約莫十幾平,上麵擺了桌椅,種著一些花草。
這些年遇到買賣上的煩心事,陸知信便會在這裡思考。
若是實在想不出答案,才會尋找他讀書人的大侄子。
這次也一樣,肥皂香皂在各個縣城逐漸開始飽和,更大的市場又被限製,讓他有種成為無頭蒼蠅的感覺。
“三叔,如今咱們的買賣雖然有些規模,可根基尚且不穩。與其一心求外,何不先把根基打牢固?比如,成立咱們的品牌專賣。”
這些年陸知信一直按照陸清河的方法,以在各個縣尋找經銷商的方式快速打入市場。
好處是不用如何理會當地錯綜複雜的關係,壞處是經銷商的胃口越來越大,逐漸不好控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