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天,陽光格外明媚。山娃早早來到報亭,當看到《新民晚報》上海華聯商廈專欄裡那則精心修改過的廣告語時,他的手微微顫抖。隻見黑體字標題赫然紙上:《飛燕報春,金魚騰躍》,標題下麵是精悍的廣告語:
“河北燕魚牌牛津革涼鞋,隆重上市,產品輕便舒適,老少皆宜,晴雨兩用,物美價廉,防滑耐磨,時尚精品。歡迎到華聯商廈選用。”
短短幾句,卻仿佛有千鈞之力。山娃讚歎編輯記者的鬼斧神工,精煉之筆。就毫不猶豫地買下十多張報紙,小心翼翼地塞進手提包,準備作為推銷宣傳之用,仿佛那是無比珍貴的吉祥物一樣。
緊接著,鐵路很快通知,牛津革涼鞋發運的快件到了上海車站。蔡經理立刻安排廂式貨車將貨物拉回倉庫。山娃看著一雙雙嶄新的牛津革涼鞋,整齊地擺上了貨架,心中既有高興地期待又懷著忐忑不安。
清晨,華聯商廈還未開門,門口卻已排起了長龍。山娃站在人群中,看著人們熱切的那眼神,拿著《新民晚報》對那條廣告指指點點,聽著他們對涼鞋的議論紛紛,心中五味雜陳,複雜的情感油然而生。
當商廈大門緩緩打開,人群如潮水般湧入鞋帽部,搶購聲此起彼伏,山娃的淚水再也控製不住,奪眶而出。這淚水,是激動,是喜悅,是曆經磨難後的如釋重負,更是對未來充滿希望的憧憬。在這繁華的大上海,他終於為自己,為工廠,闖出了一片天地。
上海的五月底六月初,陽光炙烤著大地,空氣中彌漫著濕熱的氣息。《新民晚報》的油墨香隨著晨風飄散在大街小巷,一則關於牛津革涼鞋的廣告,如同一顆投入平靜湖麵的石子,激起了層層漣漪。
山娃站在上海華聯商廈門口,望著那熙熙攘攘、摩肩接踵的人群,心中滿是震撼。人們爭先恐後地湧入商廈,隻為搶購一雙河北生產的牛津革涼鞋。此起彼伏的喧鬨聲、急切的腳步聲,還有售貨員們忙碌的身影,構成了一幅熱烈而瘋狂的搶購畫麵。
他的眼睛瞪得大大的,嘴巴微微張開,臉上寫滿了難以置信。他怎麼也沒想到,僅僅是一則廣告,就能帶來如此巨大的反響。
蔡經理站在一旁,同樣被眼前的景象驚得目瞪口呆。他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鏡,眼神中滿是驚喜與意外。
“沒想到,真是沒想到啊!”他喃喃自語道,然後又催促山娃說:
“趙廠長!趕緊聯係廠裡,再發些貨過來,可不能斷了貨呀!”山娃回過神來,連忙點頭,快速地去蔡經理的辦公室,拿起電話撥著號碼,心中既興奮又緊張,催促銷售內勤主管劉庭芝,趕緊再給上海華聯商廈繼續發貨。
商家們如同敏銳的獵手,循著這股熱銷的氣息,紛紛找到了山娃。湘江旅社那狹小的房間,此刻擠滿了來自各地的經銷商。房間裡悶熱異常,汗味與交談聲混雜在一起。
“趙廠長!我們店裡也要代銷這涼鞋,您看這價格和供貨量……”
“趙廠長!我們信譽好,肯定能把這鞋賣得火爆,您就把貨交給我們吧!”
經銷商們你一言我一語,眼神中滿是渴望與期待。山娃看著這熱鬨的場麵,心中湧起一股自豪,同時也感受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責任,一份份忙碌地簽下了《銷售合同》。
很快,上海的金陵路、四川路、北京路,那些繁華的街道上,相繼出現了代銷牛津革涼鞋的鞋帽專營店。櫥窗裡,一雙雙款式新穎的牛津革涼鞋,在燈光的照耀下閃耀著獨特的魅力。徐家彙和火車站等地的鞋帽批發站,也順勢加入了銷售的行列。河北牛津革涼鞋的熱潮,如同一場強勁的風暴,迅速席卷了整個大上海。
這天,興隆縣的劉縣長到上海出差,閒暇之餘走進了華聯商廈。琳琅滿目的商品中,那雙時尚的牛津革涼鞋吸引了他的目光。他拿起涼鞋,仔細端詳,覺得款式新穎,質量也不錯,便買了一雙。
回到家,當他打開包裝,看到“河北興隆縣塑料廠”的字樣時,整個人都驚呆了。他瞪大了眼睛,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這竟然是我們縣塑料廠的產品?”他驚訝地喃喃自語道。立刻叫來秘書詢問,當得知確實是本縣塑料廠的新產品,趙廠長正在上海開發市場時,他的心中滿是驚喜與欣慰,同時也暗暗為廠裡的創新和努力點讚,趙廠長的上海營銷涼鞋行為,給劉縣長留下了深刻印象,也為他今後得到重用,打下了堅實基礎。
在中百一店的辦公室裡,馬經理坐在辦公桌前,眼神複雜地看著,桌上擺放的兩雙牛津革涼鞋樣品。那是他讓采購員從華聯商廈買來的。他伸出手,輕輕地摩挲著涼鞋,仿佛在感受著失去了賺錢的商機而後悔。
想起山娃來推銷時的情景,他的心中就充滿了懊悔與自責。當時,山娃滿懷期待地叫他一聲“表舅”,可他卻毫不留情地把涼鞋摔在地上,還惡狠狠地罵山娃滾出去,還侮辱涼鞋是破鞋、地攤貨。此刻,他的耳邊仿佛又響起了那聲清脆的摔鞋聲,刺痛著他的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我真是小瞧了這孩子,白白錯過了這麼好的賺錢機會,摔掉了大把的金錢啊!”他在心中不停地責備自己,眼神中滿是追悔莫及。
山娃在上海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隨著市場銷量的不斷增加,發貨方式也從快件改為零擔配送。滿載著牛津革涼鞋的零擔配送貨車,日夜兼程地駛向上海,如同一條條源源不斷的溪流,彙聚成銷售的汪洋大海。
看著這一切,山娃的臉上露出了勝利的笑容。他帶著滿滿的收獲,踏上了返回塑料廠的路。一路上,他的心情格外輕鬆,腦海中已經開始謀劃著下一步的發展。
塑料廠裡,汪海楓副廠長得知:山娃在上海開發的市場成功後,立刻安排銷售業務員接替了他的後續工作。因曹廠長在沈陽銷售涼鞋,讓他趕緊回廠來主持工作。在後續的一個多月時間,上海就銷售了10多萬雙涼鞋,創下了廠裡的月銷售新紀錄。
而在沈陽,曹廠長的銷售之路卻充滿了艱辛。初到沈陽,他四處碰壁,各大商場也都不認可,拒絕了他的產品。眼看著帶來的樣品無人問津,曹廠長心急如焚。無奈之下,他來到了南塔五愛街個體批發市場,租下一個小小的攤位,搭起簡易的棚子,開始了沿街叫賣的日子。
在悶熱的天氣裡,他站在南塔五愛街個體批發市場那簡陋的攤位前,汗水不停地從額頭滾落,浸濕了他的衣衫。他手裡拿著樣品鞋,扯著嗓子大聲叫賣道:
“哎!瞧一瞧看一看唻!新產品!新產品牛津革涼鞋,穿著舒服,物美價廉啦!每雙隻賣10塊錢了哈!”曹廠長站在攤位前,扯著嗓子大聲吆喝。夏日的陽光毒辣,不一會兒,他的臉上就掛滿了汗珠,後背的衣服也被汗水浸透。
開始,隻有幾個零星的個體戶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三雙或五雙地購買試穿。但隨著越來越多的人試穿體驗,牛津革涼鞋憑借著舒適的腳感和實惠的價格,漸漸打開了銷路。購買的商販從三雙五雙變成了八雙九雙,後來更是一箱兩箱或三箱五箱地批發。
一天,曹廠長正在忙碌地給顧客介紹產品,一位年輕漂亮的女子走到攤位前。她衣著樸素卻透著一股書卷氣,曹廠長熱情地迎上去,主動打著招呼說:
“姑娘!看看涼鞋吧,這可是我們廠的新產品,質量特彆好。”
女子微笑著點點頭,她是來給她爸購買,挑選了一雙,向曹廠長問道:
“這是哪個廠家生產的涼鞋呀?”
曹廠長一臉真誠的表情,如實相告並介紹著回答說:
“我們是河北興隆縣塑料廠的,我就是廠長。這是我們的新產品,特彆適合中老年人穿用,輕便舒適,晴天不燒腳,雨天不打滑,價格又便宜。”
那女子聽後,眼中閃過一絲驚訝和敬佩,眨著漂亮的雙眸,讚歎說:
“廠長親自來賣鞋,真是不容易啊!佩服佩服!”
原來,這位女子是《農民日報》的記者那捷,她被曹廠長的敬業精神所打動,決定為曹廠長寫一篇報道。
不久後,《農民日報》刊登了題為“廠長親自叫賣售涼鞋”的通訊報道。這篇報道如同一顆重磅炸彈,在沈陽引起了轟動。在五愛街批發市場的攤位前,來進貨的個體商販看到了這篇報道,被“廠長賣鞋”的精神所深受感動,也看到了新產品牛津革涼鞋的介紹,進貨絡繹不絕,銷量大增。由此,她也成為曹廠長的好朋友,塑料廠的座上賓。
業務量大增以後,曹廠長一個人忙得不可開交,他不得不由廠裡調來了業務員,由賈弘毅和馮京川兩名業務員前來增援,幫著一起批發涼鞋。
塑料廠運貨的車輛夜間抵達沈陽,卸下涼鞋後,又載著滿滿兩麻袋現金返回廠裡,一路上,歡笑聲不斷。來來回回,熱鬨非凡。
與此同時,汪海楓副廠長也在積極開拓市場。他一路奔波,憑借著堅定的信念和出色的能力,敲開了保定市場的大門,接著又成功開發了石家莊省會城市和周邊邢台、邯鄲等地市場。每到一個地方,他都不辭辛勞地與商家洽談合作,介紹產品的優勢和特點,拓寬了外阜地區的銷售市場。
在這場銷售危機中,塑料廠果斷采取的三路領導帶頭營銷策略:趙廠長山娃在上海,曹廠長在沈陽,汪海楓副廠長在河北各地,如同三把利劍,齊心協力,終於成功化解了北京和天津銷售受阻的危機。庫房裡積壓的牛津革涼鞋被銷售一空,廠裡呈現出旺季生產、旺季銷售的兩旺大好局麵。
車間裡三班倒生產,機器轟鳴聲日夜不斷,工人們忙碌而有序地工作著;銷售內勤辦公室裡,電話聲不斷、要貨聲此起彼伏。廠區內,貨車進進出出,一派繁忙熱鬨的景象。
興隆縣塑料廠,迎來了建廠以來從未有過的繁忙景象,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和自豪的笑容。在這場風雨過後,迎來了屬於自己的輝煌時刻,而這段充滿艱辛與拚搏的曆程,也將成為廠裡每個人心中難忘的記憶。
喜歡兩代人的愛情請大家收藏:()兩代人的愛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