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子府,王錫山擦著熱汗,“你這地暖燒的太旺了,無煙煤不要錢啊?”
“我煩啊!”
三皇子無奈,正甩開腮幫子在吃火鍋呢。
熱的滿頭冒汗,卻吃的津津有味。
“還是趙叔家的火鍋底料好,紅滿樓都沒這滋味。”
王錫山無語,紅滿樓就是爵爺家的產業,都是一樣的味道,你這是心理作祟。
“彆說這個了,京兆府那棚戶區改造工程怎麼樣了?”
“有消息了,爵爺說先拿商業街的店鋪出來售賣,而且是市價的三倍。”
“趙叔瘋了,那些商賈也不是傻子啊!”三皇子有點懵,跟京兆尹差不多一個水平。
王錫山搖了搖頭,他也不明白。
正常情況下,你突然提升三倍價格,誰也不是傻子,不可能出錢購買的。
大淵皇朝這些商賈雖然有錢,買股票,買股權,比誰都積極。
而且,自從京城義務教育開學後,不分男女,不論貴賤,隻要是適齡兒童都有入學資格。
一下子,京城的地價、房價迎風而漲。
甚至是,已經被學校覆蓋的,京城郊區的城鎮,鄉村,都出現了一些地皮、房屋漲價的情況。
“殿下,若是爵爺把店鋪賣出去了,又當如何?”
三皇子夾起一塊牛肉,聞言一愣。
是啊,若是賣出去了,又怎麼說?
“若是棚戶區的店麵能三倍價格賣出去,那咱們馬上要開建的商貿中心,那些店鋪,是不是也能提前賣出去?”
念及此處,三皇子連牛肉都不吃了,放下筷子站了起來。
“趙叔說過,這個商貿中心是特區,有政策扶持!而且朝廷會出麵,負責維持商貿交易的環境。”
趙清虎對商貿中心很上心的,籌劃了許久。
直接管轄的京兆尹,還有背後的戶部,甚至是門下省,都是花了大量人力物力,製定的規章製度,宏豐帝早就朱筆禦批。
建築公司已經開始籌劃開工,而且,正在大麵積招收工人,在工地搭建工人居住生活的簡易棚戶區。
三皇子對於商貿中心,更加期待了。
畢竟是他父皇交給他的第一個任務,雖然隻是監督,可事情若是辦成了,也能讓他長臉不是?
自己的大哥、二哥,都已經是名動皇朝的人物了,大哥太子殿下,統率數百艘龍骨帆船出海,帶的是數十萬人。
自己的二哥更加霸道,堂堂鎮南王,是本朝少有的,武功滅國的存在。
如今可不是唐太宗時期,沒有滅國武功的戰將,都沒資格上淩煙閣。
想要擁有滅國武功,難啊!
“走,我們去找趙叔。”
趙清虎正在棚戶區查看工地。
雖然尚未開凍化雪,但是,尋常建築工作已經可以開始。
拆遷,當然是先拆再遷,最後才是建樓安置。
出乎意料的,老百姓很聽話,哪怕是大冬天的,拖家帶口搬遷,都沒有怨言。
畢竟,朝廷不僅給了物資,而且還給了糧食,甚至承諾給他們房子。
這讓他們如何反抗?
趙清虎甚至聽說,沒多少人相信京兆尹這個胖子,會在事後給他們漂亮房子,但是,這些人依舊沒有反抗,三天時間,就搬遷好了,集體住進了統一搭建的木板房,若不是集中供暖,這裡能凍死人。
趙清虎看了許久,才看明白一些事情。
首先,這些老百姓逆來順受慣了。
京城內,他們就是最底層的存在,根本反抗不了任何人,畏畏縮縮,瑟瑟抖抖,才能在夾縫之中生存。
其次,這些老百姓拿到了一些真實的好處。
京兆尹為了集中安置他們,弄來了不少無煙煤、粗糧,這些對於趙清虎,啥也不是。
可在這些老百姓眼中,這就是活命的本錢。
杜胖子當官幾十年了,對於這些很懂,年前他們就提前支付了一部分物資。
最後,則是這些老百姓,還看上了建築公司的幫工崗位。
建築公司可是按照規章製度運轉的。
即便是臨時招收的幫工,都是臨時工崗位,福利待遇且不說。
隻要是乾得好,甚至能成為建築公司的員工。
隻這一點,對於這些老百姓來說,就是天大的好處。
就比如張老三一家,娃娃們都去上學了,這是張氏強烈要求的。
哪怕已經十二歲的大兒子,隻能去一年級,他們也樂意。
張氏可是在慈濟院聽說了,讀書很重要。
朝廷花了大價錢,還是趙爵爺親自出麵主持的,讓娃娃們免費享受教育。
這種好事情,傻子才不去呢。
張老三有一輛破舊的板車,這一次,直接在工地上找到了一個運輸的工作。
運輸建築材料,運一車有十文錢工錢,一天能拿多少,就看他自己的努力程度。
便是他的老母親,也在工地後廚弄了一個幫廚洗菜的工作,一天隻有十個銅板,可中午、晚上都管飯。
這崗位可香了,大家都搶破了頭。
自從有了臨時工崗位後,他老娘好似年輕了十幾歲,天天都是用不完的力氣,每天晚上還能帶回來一個窩窩頭,或是雜糧餅子。
張老三心疼自家老娘,不同意她從自己牙縫裡麵省出來糧食。
可張老娘不乾,他們後廚,飯菜都是有定量的。
她是幫廚,中午是一碗二米飯,有半斤呢,一勺子帶油的菜;晚飯主食是三個窩窩頭,或是三個雜糧餅子,一碗疙瘩湯。
老太太雖然乾得多,但是,多年來形成的生活習慣,總是習慣於從嘴裡麵省出來糧食,給家裡人吃。
她又不是一個人,有兒子、有兒媳,還有孫子、孫女呢,一大家子人口。
就算家裡人都吃飽了,這些好糧食,她也有辦法保存,曬乾了磨成粉,能保存一年多呢。
張老太現在就希望工地能多維持一段時間。
這段時間,她可是吃得飽、吃得好,還有工錢拿呢,身體都好了不少,手腳都有力氣了。
張老三無奈,隻能是每天努力,多運送一些建築材料。
這一次,他可是花了錢的,把那破板車的木頭輪子換成了橡膠輪子。
光是橡膠輪子,就花了三兩銀子。
他沒錢,還是工地上的工頭給他擔保,讓他先用,賺了錢之後再給。
三兩銀子很多,是他們家全部的身家。
好在工地願意給他擔保,讓他先用著,再付錢。
否則,他們家剛剛存進銀行的錢財就要拿出來了。
他媳婦都說了,現如今,存進銀行的錢才是最保險的。
以往就他們那破窩棚,全天都不能離人,即便如此,也容易被人上門搶劫。
也就是這些年好了一點,以往,他們的日子更加難熬,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幾乎沒有一天能吃飽肚子。
附近還有地痞流氓,會上門勒索錢財,苦不堪言。
如今一切都好了,聽說是朝廷下了力氣掃黑除惡。
那些地痞流氓子,都被朝廷的人抓去改造了。
說是在京郊,給他們弄了農場,讓他們天天勞動,當做懲罰。
還是朝廷有辦法,這樣的人沒有重罪,打板子、坐牢、流放、砍頭輪不到他們,就讓習慣了遊手好閒的他們去農場改造,去耕種田地,再好不過了。
有了新輪胎,拉車輕鬆多了,他努努力,一天也能拉上七八趟,賺的工錢不少。
“兒啊,你多吃點,要吃好點,把身體養好了,日後若是能一直跟著建築隊乾,咱們家就翻身了。”
晚上,張老太拿出了一塊餅子,裡麵還夾了一塊肉。
“娘,咋還有肉啊,您怎麼不自己吃?”
“嘿嘿,工地的規矩,三天吃一頓肉菜,今天娘分到了兩塊大肉呢,這塊給你,娘已經吃過了。”
“娘,您自己吃,咱家還有臘肉,回頭我吃。”
“瞎說,讓你吃就吃,我兒天天拉車也累。”
連續去棚戶區工地監工幾天後,趙清虎就沒去了。
事情上了正軌,接下來,隻需要定期去看看,監督工地的用料問題,避免以次充好,有人從中漁利就好。
三皇子這家夥倒是有興趣,天天都去,還盯著那正在建造的售樓部。
而且,趙清虎已經把價格跟廣告都打出去了。
隻要是售樓部好了,立馬就開始銷售第一批店鋪。
“爹,咱們家要購入幾間店鋪嗎?”晚飯後的茶話會,好不容易從男女地位爭論中掙脫出來的大丫,提出了一個想法。
趙清虎點了點頭,“放心吧,按照約定,圍繞新區的商業街,有六成店鋪是咱們家的,我會留下一些。”
自己家的工程,何必購入啊,直接截留就是,省時省力。
“辯論如何了?”
“沒啥結果,就是投稿的人少了不少,才過去十幾天時間,文章多是我們女子寫的。”
“正常!”
一旦開啟辯論,這也是開啟民智的一種。
儒家那存天理,滅人欲的一套,還有什麼三從四德,根本就站不住腳。
翻來覆去,微言大義,也就是那幾句話。
隻要是有一個公正平台,即便女子地位無法一下子提升上來,但是,好處多多。
眼看著事情差不多了,也到了趙清虎該出手的時候了,他讓顧淩軒幫著潤筆,上了一道折子。
其一,便是提高女性地位,允許女性外出務工,有掙錢養家的權利。
這裡麵,趙清虎隱晦摻雜了一些私貨。
那就是工位的獲取跟繼承,女子跟男子擁有一樣的權力。
工位繼承,不僅父母、兒女有權利,妻子也同樣有權力。
而且,把父母、配偶、子女列為第一順位繼承人,兄弟姐妹,其餘親戚,是第二順位繼承人。
甚至是一些工傷賠償,也按照這個標準來。
其二,便是婦女救助會,成為掛靠朝廷的組織,構建上書朝廷的渠道。
按照正常流程走,將之視為門下省的一個雜務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