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雅芳轉頭就撞上了一雙渾濁發黃的眼睛。
來人年紀應該在五十歲上下,眼角皮都耷拉了下來,一臉疲憊的苦相。
她應該沒見過這人,可總感覺有一股熟悉感!
張春霞笑嘻嘻的指了指周雅芳手上的登記表,
“我不會寫字,但我會織毛衣,在我們村兒,我織的毛衣一直都是最好看的。”
“有沒有樣品可以給我看一下。”
周雅芳公事公辦的坐下來,整理著桌子旁邊的毛線。
“有的,這是我織的帽子,還有納的鞋墊兒。”
張春霞拿出給喬園園織的帽子跟鞋墊,遞過去。
手藝倒是還可以,老式的花樣,老式的織法。
如果要拿回去做,恐怕還要去工坊那邊培訓一下才行。
周雅芳將自己的想法跟張春霞說了,對方欣然同意,隻是說自己不會寫字,能不能請她幫忙登記名字跟住址。
今天來的女同誌有一大半都不會寫字,周雅芳也習慣了,打開合起來的鋼筆,
“說吧!”
張春霞猶豫了一下,道,“我叫張春華,住在下圍村廢棄工廠那邊,外地人過來看親戚的。”
“行了,你明天過來培訓三天,等熟悉了新的織法就可以拿回去自己織了,明天會有師傅給你講手工費耗損毛線費怎麼算。”
張春霞連忙作揖感謝,“好好好,謝謝同誌。”
——
人手準備就位,周雅芳將培訓的事交給了廠子裡的大姐,她自己則是回了店麵。
那十幾件毛衣基本完工,在織品店待了一下午,她便帶著貨坐公交去了棉紡廠。
這些都是黃薇辦公室裡麵大姐的定製的。
門崗看到是小周老板,也沒攔著,熱情的打招呼,讓人進去了。
黃薇所在部門是後勤部,也就是平時管管福利物資什麼的,後勤部的幾個大姐在廠子裡乾了十幾年了,自己給自己挑選了廠子裡最遠的辦公室。
周雅芳提著大包小包一路往裡走,經過銷售部的辦公室,就看見一臉憔悴的羅嘉對著窗子發呆,頭發也亂糟糟的,連妝都沒有化。
這是婚事遇到困難?
這種好時候,必須要進去打個招呼,
她敲敲辦公室的門,“請問,有同誌知道後勤部怎麼走嗎?”
銷售部還有其他的同誌,一個年紀稍微大一點的女同誌站起來,往前麵路口一指,
“直走第一個辦公室,哎呀,同誌你提這麼多東西需要幫忙嗎?”
“不用,都是些毛衣,不重的。”
周雅芳推辭。
不過女同誌還是主動走了過來,看到袋子上毛茸茸的標簽,“你是新開哪家織品店的?”
新口街開了一家叫做毛茸茸的地織品店,現在可出名了。
“對呀,後勤部的大姐跟我們店定了毛衣,我送過去。”
女同誌眉眼一喜,順嘴就問了一句,
“你們店可有名了,我一直想去買一件,這個多少錢一件?有兒童款嗎?”
“有的,您要的話我給您打折,成人45,兒童一件40。”
女同誌聽到這話,隨即一愣,這年頭自己買毛線請人織毛衣也就幾塊錢,這位同誌張口就要一個多月的工資,實在太貴。
在窗口發呆的羅嘉聽到這裡,總算是從失神中找回了自己,看了一眼周雅芳諷刺道,
“喲,這是賣不出去,都親自拿著東西上門推銷了嗎?一件毛衣還賣45塊錢,有人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