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巧的雙眼圓睜,滿是驚訝之色,那目光緊緊地鎖在周桐身上,仿佛他是這世間最為耀眼的存在。她的嘴唇微微張開,似乎想要說些什麼,卻又被這突如其來的震撼哽住了喉嚨。
手中的手帕早已被她絞得不成樣子,而她卻渾然不覺。愛慕之情在她的眼中洶湧澎湃,她從未想過,那個平日裡溫柔體貼、偶爾有些調皮的周桐,竟能在這一刻展現出如此豪邁不羈的一麵。
在她心中,周桐的形象愈發高大起來,不僅僅是因為他那過人的才情,更是因為他在吟誦時所散發出的那種獨特的魅力,仿佛能衝破一切世俗的枷鎖,直擊人的靈魂深處。。
歐陽羽坐在輪椅上,身體微微前傾,雙手緊緊地握住輪椅的扶手,指節都因用力而泛白。他的目光深邃而專注,緊緊地盯著周桐,眼中既有對師弟才華的驚歎,又有一絲難以言喻的落寞。這首《將進酒》仿佛是周桐內心的呐喊,喊出了他們這些文人共同的心聲。他想起自己曾經的壯誌豪情,那些年少時的夢想如今似乎都被這殘疾的身軀所束縛。
但同時,他也為周桐感到擔憂,在這複雜的世道中,如此直白地抒發懷才不遇之情,會不會給周桐帶來不必要的麻煩?但他也明白,周桐的性格本就如此灑脫不羈,又怎會輕易被這些世俗的擔憂所束縛。
最為震驚的,應當是沈太白。七步成詩,大才!大才!
他端坐在椅子上,表麵上看似神色平靜,但那微微顫抖的手指卻出賣了他內心的波瀾。他的目光幽深如海,緊緊地盯著周桐,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驚豔和賞識。
作為王爺,他見過無數的文人墨客,也聽過諸多的詩詞佳作,但像周桐這般充滿激情與力量的吟誦卻不多見。然而,在賞識之餘,他心中也有著自己的思量。他深知這世間懷才不遇的文人眾多,但身為上位者,他也有自己的無奈和苦衷。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朝廷的局勢錯綜複雜,各方勢力相互製衡,並非他一人能夠輕易改變。周桐所表現出的才華和豪情,如果能夠為他所用,自然是再好不過,但他也明白,像周桐這樣的人,有著自己的堅持和追求,不會輕易被名利所收買。他不禁陷入了沉思,思考著如何才能在不違背自己原則的前提下,留住周桐這樣的人才,為這朝堂增添一抹不一樣的色彩。
同時,他也從周桐的吟誦中感受到了一種對現實的不滿和批判,這讓他意識到,在這看似繁華的盛世之下,其實隱藏著許多文人墨客的無奈和悲哀,這也讓他對自己的職責和使命有了更深層次的思考。
良久,沈太白終於開口打破了沉默,他的聲音帶著幾分探究:“周公子,歐陽先生,看各位氣宇不凡,想必過往也有著不凡的經曆,不知可否與本王說說你們的來曆?為何會在這小鎮之中?”
此言一出,眾人頓時陷入了沉默。閣內的氣氛變得有些凝重,周桐和歐陽羽對視了一眼,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複雜的情緒。
片刻後,歐陽羽率先拱手,神色間帶著幾分落寞與自嘲,說道:“王爺,實不相瞞,我等正是此次鈺門關一萬人守軍存活下來的殘剩之人。大戰過後,我等僥幸存活者皆身負重傷,朝廷便安排我們到這小鎮修養,趁著朝廷的後續文書還未下達,眾人便想著出來放鬆放鬆,也感受一下這久違的人間煙火氣,不想竟在此處與王爺相遇。”
沈太白聽聞此言,臉上瞬間露出震驚之色,他瞪大了眼睛,嘴唇微微顫抖,眼眶也不自覺地紅了起來。他怎麼能不知道,此次鈺門關之戰的慘烈。那一萬守軍,其中真正的士兵不過一千有餘,其餘的竟是五千死囚和五千民夫。就是這樣一支成分複雜、看似不堪一擊的隊伍,卻在那片血與火交織的戰場上,擋住了十五萬金人的虎狼之師。
沈太白此前就對這些鈺門關的守軍讚賞有加,還曾上書給自己的兄長——當今聖上沈淵,懇請派兵支援。隻是他萬萬沒想到,今日竟會以這樣的方式與這些英雄相遇。
“你們……你們就是鈺門關的守軍?”沈太白的聲音中帶著難以掩飾的激動和敬佩,“本王聽聞鈺門關之戰,心中對諸位壯士欽佩不已,多次上書聖上請求援兵,隻可惜……”他微微頓了頓,臉上浮現出一絲苦澀的神情,“朝中局勢複雜,各方利益紛爭不斷,援兵之事終究是耽擱了。本王實在愧疚,讓諸位壯士受苦了。”
周桐微微仰頭,臉上露出一抹灑脫的笑容,說道:“王爺不必自責,我等守土衛國,本就是職責所在。雖曆經艱難,但能保得一方百姓平安,也算不枉此生。況且,這一路輾轉而來,我們也看到了這世間的冷暖百態,倒也讓人心生許多感慨。”
沈太白微微點頭,眼中滿是感慨:“諸位壯士的英勇和豁達,實在令本王動容。隻是本王好奇,以諸位的才華和能力,如今在這小鎮之中,要是文書不發,以後可有什麼打算?”
歐陽羽輕輕一笑,說道:“王爺,經曆了那場大戰,我等身心俱疲,也看透了許多。如今隻願尋一處寧靜之地,與誌同道合之人相伴,飲酒作樂,暢談詩詞文學,倒也逍遙自在。”
沈太白聽著他們的話,心中不禁對這些人更加欽佩。他深知,這些人並非是沒有能力和抱負,而是在經曆了生死考驗和官場的黑暗後,選擇了一種更加純粹的生活方式。
“本王理解諸位的選擇,”沈太白緩緩說道,“隻是如今這天下,看似太平,實則暗潮湧動。我朝正需要像諸位這樣有才華、有膽識的人。如果諸位願意,本王願在朝中為諸位謀一官職,讓諸位能夠施展自己的才華,為國家和百姓做更多的事。”
周桐微微欠身,神色誠懇地說道:“王爺,您的好意我們心領了。我們也知曉國家正值用人之際,隻是這朝廷的後續文書尚未下達,一切安排還未可知。待文書到來,我們看過其中內容,再做定奪,王爺以為如何?”
沈太白微微點頭,眼中閃過一絲讚賞:“周公子考慮周全,本王自是沒有異議。隻是本王心中好奇,若讓諸位自行抉擇,拋開這文書不談,你們是更傾向於朝堂為官,還是另有打算?”
歐陽羽與周桐對視一眼,隨後拱手道:“王爺,不瞞您說,經曆了這許多事,我等心已疲憊。如今隻願尋一處安寧之地,遠離朝堂紛爭,或許能更好地沉澱自身,為文化傳承略儘綿力。這官場之事,於我們而言,實在是有些力不從心了。”
沈太白深深地看了他們一眼,臉上露出理解的神情:“罷了,本王尊重諸位的決定。隻是看諸位如今的生活狀況,想必也多有不易。不知你們現居何處?”
周桐如實相告,沈太白聽後,立刻說道:“既如此,本王稍後便命人送一批物資過去,聊表心意,也算是本王對諸位英雄的一點敬意。”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周桐等人連忙起身道謝:“王爺如此厚待,我等實在感激不儘。”
隨後,眾人重新入座,氣氛也變得輕鬆起來,話題自然而然地轉到了鈺門關之事上。沈太白感慨道:“每每想起鈺門關那場慘烈之戰,本王心中便久久不能平靜。聽聞周公子口才出眾,軍中之人都稱你為‘小說書’,想必知曉許多精彩細節,今日可否為本王講講,讓本王也能更真切地感受一下我朝將士的英勇無畏。若講得好,本王定有賞錢。”說罷,他笑著看向周桐,眼中滿是期待。
徐巧也在一旁輕輕拉了拉周桐的衣袖,眼中閃爍著好奇與期待的光芒:“桐哥哥,我也很想聽呢,你就講講吧。”
周桐微微一笑,清了清嗓子,微微挺直了身子,眼神逐漸變得深邃,仿佛透過閣樓的牆壁,看到了遙遠的鈺門關戰場。他的聲音低沉而富有感染力,緩緩說道:“王爺、諸位,且聽我細細道來。那日,鈺門關前,風沙漫天,我等一萬守軍嚴陣以待,雖深知敵軍來勢洶洶,但沒有一人退縮……”
隨著周桐的講述,閣內眾人皆沉浸其中。他時而微微皺眉,仿佛重現了戰場上的緊張局勢;時而語調激昂,描繪著將士們奮勇殺敵的英勇身姿;時而又放緩語速,講述著那些感人至深的兄弟情義。講到關鍵之處,他還會輔以簡單的手勢,增強故事的感染力。
沈太白聽得入神,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周桐,手中的酒杯早已被他遺忘在一旁。他仿佛被周桐的講述帶入了那個戰火紛飛的鈺門關,親眼目睹了將士們的浴血奮戰,心中對這些英雄的敬意愈發深厚。
歐陽羽也麵帶回憶之色,微微點頭,偶爾補充一兩個細節,讓故事更加完整生動。徐巧則雙手托腮,眼睛裡閃爍著晶瑩的淚花,為那些英勇犧牲的將士們感到痛心,也為周桐的精彩講述所吸引。
整個閣樓內,隻有周桐那抑揚頓挫的聲音在回蕩,眾人的情緒隨著他的講述而起伏,仿佛一同經曆了那場驚心動魄的戰役。
不知不覺中,夜已深,沈太白見眾人都麵露疲態,便笑著說道:“今日與各位相聚,實在是受益匪淺。隻是這夜已深,恐各位家人牽掛,本王也不便多留。日後若有機會,還望各位常來本王府中,我們繼續把酒言歡,暢談天下。”
眾人起身告辭,沈太白親自送至閣樓外。月光灑在他們身上,勾勒出一個個修長的身影,仿佛也在見證著這一段特殊的緣分。周桐等人帶著複雜的心情離開了王府,而他們的未來,也在這一夜之後,變得更加撲朔迷離卻又充滿希望。
回到住處後,周桐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眠。他的腦海中不斷浮現出沈太白的話和鈺門關之戰的慘烈場景。他知道,自己雖然選擇了遠離朝堂,但這天下之事,又怎能輕易放下?
歐陽羽也在自己的房間裡,靜靜地思考著今晚的一切。
喜歡好好好再打壓我就真造反給你看請大家收藏:()好好好再打壓我就真造反給你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