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時,餘暉灑落在縣衙的青瓦上。
周桐與徐巧匆匆踏入縣衙,腳步略顯疲憊。
剛邁進大堂,便瞧見陶明早已等候在那兒,他身形清瘦,白發蒼蒼,歲月在他臉上刻下了深深的皺紋,此刻正背著手,眉頭微蹙,凝視著堂內懸掛的桃城輿圖。
“陶老,你怎麼還在這?快去休息吧。”周桐快步上前,拱手行禮,臉上帶著幾分歉意。
陶明轉過身,臉上擠出一絲笑意,擺了擺手道:“不礙事,不礙事。小周你們可算回來了。”
他的聲音略顯沙啞,卻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沉穩。
還沒等周桐開口,陶明便先說道:“今日我去統計了一下,桃城共有2000口人,約400戶。
其中百餘戶無地耕種,這些人如今衣食無著,若不儘快安置,怕是會生出事端啊。”
周桐聞言,微微點頭道:“陶老,中午我和巧兒也發現了這個問題,正想與你商議這個事情。
巧兒想到一個辦法,或許能解燃眉之急。”
接著,周桐便將徐巧提出的“開墾梯田”方案,從起因、經過到預期結果,詳細地向陶明闡述了一遍。
陶明聽完,眼中閃過一絲讚許,捋了捋胡須說道:“此法可行啊,我早年也曾想過,隻是實施起來,困難重重。”
他微微歎了口氣,神色憂慮,“一是坡地碎石多,開墾費力,這得耗費大量的人力和時間;二是水源不足,灌溉困難,沒有水,這田就算開出來了,也種不出莊稼
三是百姓對新田收成缺乏信心,他們都是吃過苦的人,沒有實實在在的好處擺在眼前,未必願意出力。”
周桐低頭沉思片刻:“碎石問題,可組織百姓篩選,把大的碎石用來修路,小的也能填坑鋪路,一舉兩得
水源問題,我記得後山有條山泉,雖水量不大,但可以修蓄水池,把水積蓄起來,再引到梯田,
至於百姓信心,就像巧兒說的‘以工代賑’,每日付米半升,先解決他們眼下的生計問題,糧食問題,這邊我會想辦法解決,剛剛出去的時候,我們找到了汪小六,從他那兒得了200石糧食”
徐巧在一旁,輕輕咬了咬下唇,思索片刻後補充道:“還可承諾新田頭三年免租,第四年起按半租征收。”
陶明聽完徐巧的補充,不禁眼前一亮,眼中滿是讚賞之色,豎起大拇指由衷讚歎道:“巧兒姑娘,心思如此細膩,考慮得這般長遠!你這一番話,可把百姓的後顧之憂都給解決了,有你在小周身邊出謀劃策,實乃桃城之幸啊!”
周桐聽了,胸膛微微挺起,臉上洋溢著藏不住的得意,嘴角都快咧到耳根了,那模樣就差沒寫著“我媳婦就是厲害”幾個字,看向徐巧的眼神裡更是愛意滿滿,帶著幾分炫耀的意味。
徐巧被陶明誇得臉頰緋紅,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頭,輕輕拽了拽周桐的衣袖,嗔怪道:“桐哥哥,你正經點,還在說正事呢。”
周桐假裝無奈地歎了口氣,說道:“唉,看來今日又要加班咯。”
說著,率先走到大堂主位旁,側身請陶明和徐巧入座,自己則坐在主位上。徐巧坐在周桐身旁,陶明坐在另一側,三人就此圍繞著方案的細節,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從梯田的規劃布局,周桐一邊說著一邊用手在桌上比劃著,講述著不同區域的劃分;到工具的籌備,陶明回憶著以往的經驗,念叨著所需工具的種類和數量;從人手的調配,周桐皺眉思考著如何能做到合理分配,充分調動百姓的積極性;再到如何應對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像是遇到暴雨衝毀梯田該如何補救,人手不足時從何處調配等,事無巨細,逐一斟酌。
周桐時而皺眉思考,時而提出新的想法;陶明憑借著豐富的經驗,不時給出中肯的建議;徐巧則從百姓的角度出發,補充了許多人性化的細節,比如在勞作場地設置休息點,準備藥品等。
天色漸暗,堂內的光線愈發昏暗。
不知不覺過了飯點,小順子匆匆走進來,點亮了燭火。跳躍的燭光映照著三人的臉龐,將他們專注的神情勾勒得更加清晰。
此時,三人已經討論得口乾舌燥,小順子貼心地端上了熱茶。
周桐先給陶明和徐巧遞上,自己最後端起茶杯,輕抿一口,感受著溫熱的茶水順著喉嚨滑下,驅散了些許疲憊。
待討論暫告一段落,周桐和徐巧起身送陶明到了門外。
陶明擺了擺手,笑著說道:“行了,彆送了,你們倆呀,恩恩愛愛的,讓人看著都羨慕。趕緊去吃飯吧,吃飽了才有力氣接著為桃城謀劃。”
周桐笑著表示:“陶老不來吃點?”
陶明佯裝生氣:“你小子不早說,我家老婆子飯估計早就準備好了,要是等我這麼久,老頭子,我挺著個肚子過去,你是想讓我在外麵睡啊!告辭,告辭。”
兩人目送著老人身影逐漸遠去,周桐伸了個懶腰,笑著對徐巧說:“走吧,巧兒,吃飯去,餓死我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周桐與徐巧肩並肩朝著縣衙的飯堂走去,一踏入飯堂,暖烘烘的熱氣瞬間將他們包裹,飯菜的香氣撲鼻而來,那是人間煙火的味道,驅散了兩人身上的疲憊。
老王和二壯早已坐在桌前,桌上擺放著幾盤樸素卻冒著騰騰熱氣的家常菜,在這略顯昏黃的燈光下,顯得格外溫馨。
周桐一屁股坐下,目光在飯堂裡四處掃視了一圈,滿臉疑惑地開口:“老王,那兩胖子去哪了?飯也不吃?”
說話間,他順手拿起筷子,在空中隨意比劃了兩下。
老王咧嘴一笑,帶著幾分神秘兮兮的意味說道:“少爺,他們去幫您分憂了。”
周桐:“分憂??”
二壯早就憋不住了,連說話都帶著一股子熱乎勁兒:“大哥他們去以前光顧的地主老財家踩點了,看看有沒有驚喜。
他們說了,要是哪家人都跑光了,到時候帶咱們去‘進貨’,連磚都給他娘的搬回來!”
“噗——”周桐差點一口飯直接噴了出來。
這主意妙啊。嗯,不得不承認,自己思想還是太保守了。瞧瞧,思想覺悟高的這就不來了。
他放下筷子,板起臉來,語氣嚴肅:“老王咱們是朝廷命官,怎麼能乾這種偷雞摸狗的事?
拿彆人的東西,這叫什麼?這叫偷!這叫搶!咱們桃城的百姓,可都是講道理的,怎麼能乾這種事?”
老王和二壯被周桐突如其來的嚴肅嚇了一跳,連忙點頭稱是:“少爺說得對,是我們糊塗了,我們不該這麼乾。
我們隻是想幫少爺分憂,沒想那麼多。”